上半年,市民政局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緊緊圍繞民政部、省民政廳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緊貼人民群眾的需求,不斷強化民政職能,積極作為,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發揮了較好作用。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認真辦好市辦實事
今年,市民政局牽頭承辦了2件3項市辦實事,截止目前,總體進展良好。
一是城鄉低保提標。4月24日出臺了《關于調整我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農村五保供養等標準的通知》。自2013年7月1日起,城市低保標準由現行的每人每月480元調整為540元,增長12.5%;農村低保標準由現行的每人每年3000元,調整為3420元,增長1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由現行的每人每年5400元提高到7200元,增長33.3%;分散供養標準由現行的每人每年3120元提高到3600元,增長15.4%。調整標準后,城鄉低保標準差距由之前的2.3倍縮小到1.9倍,城鄉低保標準在全省繼續保持最高。
二是建立農村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助制度。5月17日出臺了《關于對我市農村低保家庭和患重大疾病的低保邊緣家庭發放冬季取暖補助的通知》文件,我市首次建立農村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助制度,為農村低保家庭每戶每年發放400元,12月份隨低保金一起發放。
三是對市兒童福利院、市優撫醫院、市社會福利院實施整體改造。發改委已下達立項批復,地界測繪、地質初勘、水土保持、土地預審已完成,規劃方案已報市規劃局審查。
(二)積極開展“雙月奮戰”和“集中專項服務”活動
上半年,全市累計開工項目154個,開工面積26.793萬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的64.92%;竣工69個,竣工面積13.666萬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的36.19%;投入資金9.61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總量的35.38%。“兩項活動”期間,新開工項目59個,新開工面積10.043萬平方米,環比增速59.96%;竣工55個,竣工面積8.136萬平方米,環比增速147.12%;投入資金5.114億元,兩個月來投資額度環比增速達到113.64%。
(三)努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上半年,保障城鄉低保對象7.9萬戶、13.2萬人,發放城鄉低保資金25182.3萬元;全市醫療救助共計21996人次,發放醫療救助金2980萬元;為145100名城鄉低保對象發放春節生活補助金1704.1萬元,為136712名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對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3094.5萬元;兩次啟動物價上漲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生活補貼發放聯動機制,為285319人次發放物價聯動補貼984.6萬元。出臺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意見》,實現低保規范化管理;修訂完善了《青島市民政局城鄉居民臨時困難救助制度》,上半年臨時救助8564戶,發放臨時救助金1162萬元;6月14日,發布《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島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的通知》;圓滿完成支援雅安地震災區接收捐贈工作,全市共接收捐贈款物合計4680.3096萬元。
(四)積極推進養老和社會福利設施建設
4月在平度市召開了全市敬老院(社會福利院)建設推進工作現場會,通報進度、交流經驗。
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起草了《關于做好機構養老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和管理的通知》、《關于規范社區養老互助點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規范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等4個實施細則,起草了《居家養老服務質量規范》,制定我市居家養老服務標準,規范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程序和質量。
與市發改委對接合作,著手制定2013-2020年《青島市養老設施布局規劃》,開展《青島市養老設施現狀調查研究》、《青島市社會化養老模式研究》等5個專題研究等。與市養老服務協會簽訂協議,按照《青島市民政局養老服務機構等級管理辦法》,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
(五)大力加強城鄉社區建設
下發《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和創新城市社區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加強和推進城市社區服務管理機制建設;擬定《城市社區工作者管理暫行辦法》;下發《關于抓好深化村(居)務公開落實工作的通知》,抓好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新型社區組織建設;完成新型農村社區規劃修編政策培訓及規劃統計上報;深入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創建活動,繼續創建一批“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探索建立村級“陽光民主議事廳”,打造 “陽光村務”品牌。
(六)不斷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積極開展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創建活動,成功組織“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創建活動座談會”;出臺異地商會登記工作規范,開展社會組織直接登記試點工作;扎實推進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復查評估、年檢等工作,落實3個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范項目;“青島市社會組織創新園工作案例”入選國家綜治委社會管理工作創新案例;以市政府授權件名義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行政執法工作的意見》,編制了行政執法手冊,舉辦了全市社會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班。
(七)社會專項事務成效明顯
上半年全市共辦理結婚登記35765 對,離婚登記10515 對,補證11095件,出具婚姻登記證明85117 件,總婚姻登記工作量為142492件,登記合格率為100%。認真落實居民基本殯葬費免除政策,上半年,全市共免費辦理遺體火化28136具,為喪屬節省經費3165萬元。順利實施第67次536具骨灰撒海活動,其中為青島籍416具骨灰免費20.8萬元。起草《關于加快建設城市公益性公墓的調研報告》,刊登在市政府《政務調研》(第18期)上,代市政府起草了《關于推進全市惠民殯葬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完成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工作。上半年救助流浪乞討人員4958人次。
(八)做好優撫安置雙擁工作
創新工作機制,先后出臺青島市關于享受撫恤補助重點優撫對象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電)車的、免費查體等多項優惠政策。分兩批組織享受撫恤補助重點優撫對象輪流休養工作。清明節期間,組織做好烈士褒揚和祭掃接待服務保障工作。進行全市烈士陵園的維修改造。
完成2012年冬季退役士兵和2013年春季轉業士官報到、落戶和預備役登記以及檔案審核工作任務,組織了“雙考”安置理論考試。完成軍休人員住房貨幣補差經費的申領及兌現工作;做好我市軍休干部房改遺留問題的協調工作;落實第五批691名軍隊退休退職無軍籍職工和離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
圓滿完成了航母入駐、外訓保障,2013中俄聯合演習編隊出航、重大軍地工程建設等工作。5月,總政副主任賈廷安上將在調研我市雙擁工作時給予高度評價。
(九)大力加強自身建設
在全系統開展了以“轉變作風,摸清底數,強化能力,提高水平”為主題的夯實基礎創建活動,全員全崗學習民政業務,一專多能,確保基礎數據準確、基礎設施完善、工作職責清晰、工作機制科學、責任意識增強、素質能力提升,為實現民政工作扎實、快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是千萬平米社會事業公共設施項目建設推進方面的困難:一是福彩養老院南九水路老年公寓項目的土石方外運因受施工時段制約,影響項目進度。二是救災物資儲備庫項目的土地劃撥手續仍未落實到位,場地積水需回填2萬立方土。三是區市養老和社會福利服務設施建設項目選址和拆遷補償難;四是租賃經營的養老服務機構辦理消防驗收證明難;五是社區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經費投入大,部分區市反映資金缺口非常大,經費緊張。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們將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入開展夯實基礎創建活動,發揮牽頭作用,加強指導和督查,確保“三院”整體改造項目年底前開工。
社會救助方面:抓好《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出臺配套文件《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辦法》;建立青島市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爭取出臺《青島市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
養老服務方面:督查推進全市9處敬老院建設,定期現場督查,確保年底前主體竣工,完成新增5200張養老床位任務;爭取出臺《青島市養老設施布局規劃》和配套實施細則,完善養老政策體系;完成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實行分級分類管理;落實養老服務機構稅費減免政策。
社區建設方面:會同市委組織部對第11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進行調研;組織區市做好第二次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抓好社區工作者各項待遇和管理制度落實工作。
社會組織發展方面:繼續開展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創建活動,力爭我市首批成為“全國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出臺《關于培育扶持公益服務類社區社會組織的指導意見》,對公益性社區社會組織重點培育扶持;按要求對全市行業協會脫鉤工作進行摸底排查;做好社會組織執法專項檢查工作。
社會事務方面:配合物價部門核定公墓管理費;組織實施第二次海葬活動;開展收養登記工作調研,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理清棄嬰收養管理職責;指導區市做好行政區域界線聯檢和平安邊界創建工作;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的驗收工作。
優撫安置雙擁方面:組織開展“八一”期間擁軍優屬、雙擁慰問活動;修訂《青島市孤老殘障優撫對象供養實施細則》,對全市優撫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對全市烈士陵園開工建設情況進行現場督查。
加強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保障機制建設,為退役士兵搭建教育培訓、就業洽談、安置保障服務平臺,確保退役士兵自主就業率達到84%以上。
緊緊圍繞軍地融合發展這一主題,全力做好新一輪全國雙擁模范城創建工作,始終把航母保障工作放在首位,發揮橋梁作用,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協調軍地雙方相互支持,確保國防建設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