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品出口創匯突破10億美元
青島水產品出口2005年繼續在全國同類城市中位居首位,繼去年我市水產品出口創匯創新高之后,今年我市水產品出口突破10億美元大關,占據全省水產品出口創匯的半壁江山。我市水產品出口連年的穩步遞增,確保了我市水產品出口創匯連年穩居全國水產品加工出口的“霸主”地位。
水產加工業一直是我市農副產品出口的主力。為構筑全國最大水產品加工出口基地,我市充分發揮地處歐亞大陸前沿的區位優勢,從政策和資金上努力培植高品質、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水產品加工企業,近年來涌現出正進、億路發、佳元、紅福等一批規模大、素質高的水產品出口創匯主力企業。
為確保連年水產品增長勢頭,近年來我市水產品出口擺脫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在其它農產品出口下滑的形勢下,水產品出口仍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在去年出口創匯取得重大突破后,今年全市水產品出口創匯又創新高,連續多年保持國內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創匯城市的位置。
我市水產品加工企業依托沿海臨港、腹地廣闊、資源豐富的優勢,把擴大水產品出口作為全市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舉措來抓,努力開拓南美、東歐、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出口市場形成歐、日、美三大市場。為練就在國際市場上的搏殺水平,我市水產品加工企業苦練內功,及時追蹤國際市場信息。目前,我市水產品已走進6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日本、美國、加拿大、韓國、波蘭等為全市水產品主要出口國和地區。全市400家水產加工企業中,有95家已通過了美國HACCP質量認證,45家通過歐盟認證。企業管理水平與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使我市加工出口的水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遠銷歐、美、日等市場,成為全國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創匯城市,產品遠銷海外市場,占全市農產品出口的半壁江山。
(水產品加工車間)
膠州灣綜合整治工程正式啟動
2005年,保護膠州灣的綜合整治工程全面拉開。根據國家海洋局和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由市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市政公用局和港航局等部門共同承擔膠州灣整治工程,膠州灣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在3年內投資1711萬元。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環膠州灣一帶是青島市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近年來,由于開發海洋的熱潮和陸地經濟的高速發展,膠州灣海域面臨越來越大的環境及生態壓力。膠州灣日益嚴峻的生態形勢也引發我市眾多專家學者的重視。今年市人代會之后形成的第9號議案迅速移交給市政府辦理,目前辦理已轉入正軌。國家海洋局和青島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關注,決定采取措施開展保護膠州灣行動。
據介紹,膠州灣綜合整治工程主要包括:一是編制規劃,促進膠州灣資源的保護和有序開發;二是開展膠州灣水環境容量研究,實施總量控制;三是開展膠州灣岸線變化控制和整治;四是膠州灣東部沉積物等重點污染區域的治理;五是膠州灣濱海濕地海洋特別保護區的選劃和建設。同時,我市還將對膠州灣依法進行有效管理,并采取措施維護膠州灣海域和河口濕地生物的多樣性,控制占用海域和海岸線的項目建設,加快膠州灣污染治理步伐,完善膠州灣環境監測、災害預警預報系統,最終使膠州灣可持續利用能力得到恢復,海洋產業布局趨于合理。
我市在制定膠州灣整治保護的方案時,特意將整治重心偏向于控制填海、控制污染以及治理污染層面。嚴格控制占用海域和海岸線的項目建設,堅決控制非法、無序填海。徹底摸清污染源頭,進行有效治理。今后幾年,我市還將保護好灣內、灣口航運水道的安全,并將制定《膠州灣內航運資源保護利用方案》,以確保膠州灣航運資源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