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石化產業集群氣勢磅礴 大項目正加緊建設
青島日報訊 種種事實表明,隨著1000萬噸大煉油、麗東化工、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等大項目的開工建設,我市將出現一個以石油煉制為龍頭,產業鏈條向石油制品、高有機化學原料、無機化學原料、樹脂、化學纖維等領域快速延伸的高技術、高創匯、低污染、深加工石油化學工業基地。而當前由中石化青島煉化公司、中石化青島石化公司、海灣集團、雙星集團、黃海橡膠集團、高合化纖等47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組成的石化產業集群,已經展現出磅礴氣勢。
我市石化產業經過多年積淀,已在某些領域形成了一定優勢。例如,中石化青島石油化工公司擁有20余套煉油、化工裝置,年原油加工能力達到300多萬噸,生產的石化產品達到30多個種類;青島海灣集團的產品領域涉及制鹽業、基本無機化工原料、無機鹽、無機硅化物、精細化工、農用化學品等,去年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雙星集團、黃海橡膠集團在國內輪胎橡膠領域,始終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除了有不錯的基礎,我市還有著發展石化產業的優越環境。經過市委、市政府近年來的悉心培育,黃島原油碼頭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原油中轉碼頭;青島港液體化工碼頭能夠滿足50多個化工品種的接卸、儲存需要以及國內外最大化工船舶全天候靠泊作業;前灣港則承擔著青島港煤、油、礦、集裝箱四大骨干貨種的吞吐任務,已擁有80余條國際航線。同時,青島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不僅能夠給石化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便利,并可同時提供向內陸無限延伸的腹地資源。
良好的基礎加上優越的環境,使我市得以順利引進一系列石化大項目,從而開啟打造石化產業集群的壯麗篇章。2004年11月,負責建設青島大煉油項目的中石化青島煉油化工公司成立,標志著我市在石化產業集群的建設上邁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大煉油項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可加工進口原油1000萬噸、生產成品油760多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多億元,產品品質將全部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以大煉油、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等大項目為龍頭,處于上下游產業鏈的國內外企業聞風而動,紛紛來到青島投資石化產業。在我市石化產業集群的“重地”西海岸,有已經基本建成的麗東化工芳烴項目;投資已達2.2億美元、年產聚酯切片14萬噸、滌綸原絲5萬噸的韓資企業青島高合化纖有限公司;有青島中泰集團與法國羅地亞集團合資興建、年錦綸產品生產能力達1萬噸的青島中達化纖有限公司;有由大慶石油管理局和中國(香港)石油有限公司投資成立、主要生產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慶昕塑料有限公司;此外,還有邦源紡織、sk化工、積水樹脂、齊華潤等一大批骨干石化項目。一個涉及原油儲運、聚酯切片、化纖、紡織、碳素復合材等產業的具備相當規模的產業集群,已經在西海岸形成。
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我市確定石化產業集群重點項目8個,總投資277億元,其中1000萬噸大煉油、麗東化工、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十一五”期間,我市將啟動大煉油二期工程,利用大煉油副產品和進口原料,建設芳烴、化纖中間體及聚合物生產裝置,同時建設一批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生產裝置,實施青島石化基地的上、下游雙向滾動發展,形成青島石化產業基地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