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甲感病毒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9-06-08
來源 : 衛生部
5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全世界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數已經超過一萬人。甲型H1N1流感將朝什么方向發展?一旦國內出現非輸入性病例,我國應采取哪些措施?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和醫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沒有發生變異?
“我們正密切關注著病毒的動向”,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長、國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躍龍介紹,病毒的發展變異,理論上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這種病毒如果和其它的流感病毒發展重配,再產生一種新的病毒;另外一種變異的方式就是它自己不斷地累積突變。
舒躍龍說,每個地方都應該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行監測,分離病毒,測定病毒的序列,分析它的生物學特性。
據介紹,目前已從我國內地第一個病例身上獲取了病毒的樣本,并進行了基因測序。對山東、北京、廣東確診病例的病毒樣本,還要進行病毒分離測序。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才有可能發現這個病毒會不會變,是變得溫和了,還是變得更兇猛了。
舒躍龍說,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流感監測網絡,每一個實驗室均具備病毒檢測能力。
“我們的目標是將網絡實驗室擴大到整個地市一級,使全國300多個地市都具備能夠進行病毒檢測的能力。這不只是針對甲型H1N1流感,對于未來我國監測所有類型的流感及呼吸道感染疾病都將大有裨益。”舒躍龍說。
國內會不會出現非輸入性病例?
非輸入性流感是指本土性流感或國內感染的流感病例。舒躍龍認為,非輸入性病例的出現從理論上說是可能的。因為流感病毒有一些不同于其它病毒的特點,比如:沒有癥狀的人也具有傳染性,在發病前就具有傳染性。在監測不到的情況下,可能發生所謂的第二代、第三代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說,非輸入性傳播對于流感來說是非常常見的流感傳播模式。日本近期發現的所謂非輸入性流感病例,實際也是從國外輸入進來的,只不過最早的傳播源沒有發現,等到發現時病毒已在日本本土傳播了。
“日本發現得還不算太晚,日本本土發現的病例相對還比較局限,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人口密集、醫療條件較差的發展中國家,那么情況可能更糟。”曾光說,為此,我國必須把好國境衛生檢疫的關口,及時發現第一代輸入病例,控制傳播源。
一旦出現非輸入性病例怎么辦?
截至5月21日,我國內地共報告5例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尚未發生社區性傳播。
曾光指出,我國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十分有力、有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們對病毒的傳播鏈掌握比較清晰。我國從入境檢疫入手,及時發現第一代輸入病例,一旦一個病例被確診,我們便調動所有可以調動的力量,盡可能找到密切接觸者,對其進行醫學觀察,讓任何人都不能繼續把病毒傳播下去。
曾光強調,鑒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潛伏期就具有傳播效力,我國必須堅持現在的防控措施,同時加強監測力度,盡最大可能控制病毒傳播。“防控措施采取得越早越好,現在控制一個,比以后控制100個、1000個效率都高。”他說。
他透露中國疾控中心正在與有關部門制訂進一步防控工作的預案,一旦在我國出現病例激增情況,我國將根據病例出現的數量、范圍等采取相應果斷措施,如關閉學校、娛樂場所、對公眾進行交通告知等。
針對日本在病例激增地區采取的強制措施,曾光表示中國目前還處在預防階段,即使在某一地區發生與日本類似情況,中國也不會在全國采取同樣的強制措施,而要因地制宜,用最小的社會成本控制疫情。
病毒會不會對達菲產生耐藥性?
北京市地壇醫院危重癥內科張銘醫生參與了兩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治療。他介紹說,一般的,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其臨床癥狀多表現為流感樣癥狀,目前都是用抗病毒藥物達菲進行治療。“但有一點值得提醒的是,普通的感冒沒有必要使用達菲。”張銘說。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特別在歐洲地區,人群中已經流行的季節性流感H1N1,對達菲類的耐藥非常高,甚至達到了百分之百。
但是,舒躍龍指出,通過測定株病毒的分析結果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達菲類的藥物還是敏感的,而它對金剛丸、金剛乙胺類的藥物則是耐藥。
張銘說,依據病毒感染的規律,感染同型病毒的幾率特別小,除非病毒發生了變異,也就是說,病人治愈后一般不會復發。但是,治愈的病人會不會對甲型H1N1流感產生免疫力,現在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