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執法為民” ——市檢察院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突出為群眾排憂解難
檢察長熱線“96699”實行“有話必接,有問必答”,廣泛開展“問百姓疾苦”等“三問”活動,指導有關區(市)檢察院在重點企業和園區成立服務聯系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市檢察院確定了保增長、保三農、保民生、保穩定和強化法律監督的“四保障一強化”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職能作用,推出了一系列為民排憂解難的創新力舉,彰顯了“執法為民”的深刻內涵。
問民情:班子成員深入基層
近日,嶗山區王家村的一位村干部向市檢察院反映了有關問題,他沒有想到的是,市檢察院檢察長劉命信親自登門訪問。兩小時的交談過后,這位村干部心中的疙瘩解開了,他緊緊握住劉命信檢察長的手,“謝謝檢察長關心我們百姓疾苦!”
這是市檢察院近期深入開展“問百姓疾苦、問民生訴求、問對檢察機關的意見建議”活動的一個鏡頭。
學習實踐活動伊始,市檢察院黨組決定在全市檢察機關廣泛開展以關注民情為主題的“三問”活動,按照“定人定員”的原則,兩級檢察院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和干警每人分別聯系20名、15名、10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普通工人、農民,深入社區、企業,走上田間地頭,和群眾一對一的拉家常、談心事,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意愿和想法。目前,市檢察院班子成員已訪問50余人、市檢察院干警訪問人數近300人,計劃全市檢察機關8月底前將訪問1300余人。另外,市檢察院日前還從全市的街道、社區、企業、學校等與人民群眾聯系緊密的區域聘任了20名社情民意聯絡員,廣泛收集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
排民憂:創新拓展服務觸角
“在全市上下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檢察機關責無旁貸,要把服務大局、服務群眾,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為己任,真正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市檢察院劉命信檢察長常常這樣說。市檢察院圍繞“四保障一強化”總體工作思路,成立了七個重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意見并量化細化了58項具體工作落實到各部門、各責任人。
根據這些實施意見,市檢察院掀起了進社區、進企業、進村莊展開服務的熱潮。今年以來,利用節假日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廣場、鄉鎮駐地設立法制宣傳點18個;選派80余名干警,先后到51個社區、62個村莊,為1260余名群眾解疑釋惑,當場接受控告、申訴、舉報42件。
在開展各項服務活動的同時,市檢察院黨組要求全市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干警牢記法律監督的莊嚴使命,用法律監督服務,在法律監督中服務。今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1319人、起訴1330人,立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87人,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市檢察院還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針對當前經濟領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選擇了105家企業、41個街道社區、58個鎮村陸續開展專題調查研究,對調研中排查出的勞動糾紛攀升、農村刑事犯罪案件多發等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形成專題報告供市委決策參考。針對排查中了解到的因金融危機引發的企業裁員、合同糾紛等問題,指導有關區(市)檢察院在20余家重點企業和工業園成立了服務聯系辦公室并派駐了聯絡員,在農業經濟占比重較大的平度等市成立了“三農”檢察室,為企業和農戶提供近距離的法律服務和幫助,受到廣大企業、群眾的歡迎。
解民難:暢通“檢察長熱線”
近日,市檢察院收到了一面繡有“人性辦案、情系民生”的大紅錦旗。原來,檢察機關在辦理一起案件時,犯罪嫌疑人李某的家人向市檢察院“檢察長熱線”反映,李某被刑事拘留后,其姐姐因車禍去世,母親急病住院,懇請市檢察院幫助安排李某回家探望母親并安葬姐姐。市檢察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迅速核實情況,根據法律規定,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為李某辦理了取保候審。李某及家人深受感動,特意送來錦旗,并表示一定全力配合檢察機關的辦案工作。這是市檢察院人性化辦案的一個實例。
市檢察院把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借助“檢察長熱線”平臺,在檢察環節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自去年5月開通“檢察長熱線”以來,完善形成了“快受理、快匯報、快分流、快查處、快結案、快反饋”的“六快”綠色通道,堅持24小時全天候服務,共接聽來電2920件,受理控告舉報334件,提供法律咨詢2345件,實現維權329件,提供心理咨詢服務260余次,協調解決各類民生問題1646件。日前,省檢察院還在青召開現場會,向全省檢察機關推廣市檢察院的“熱線”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