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再造一個青島港”之重任的董家口港,正依托基礎設施建設的穩固根基,在全球化視野引領下,以在建項目為啟動點,以港區配套服務建設為主線,通過一系列合縱連橫之舉,期冀締造一個全球航運“板塊”的新高地。
盡管天氣日益變冷,但董家口港施工現場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熱鬧景象。在保質量、保安全、搶進度的原則下,港區建設者克服氣候惡劣、交通不暢、石料匱乏、施工干擾等不利條件,加班加點推進各項工程進度。截至目前,港區疏港鐵路路基一期工程已經啟動,貫通港區和周邊區域的主干道、全長4.38公里的港區中心路南段一期工程路基已鋪設完成,其中超過1/3的底基和基層建設已完成;商務中心辦公樓土地平整已完成近90%,連接商務中心與港潤大道的緯一路和經一路已鋪設完成……整個港區在形象和面貌上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與基礎設施建設疾行同步,港區的項目引進、管理模式也在緊鑼密鼓地運籌或確立之中。 11月21日,山東省筑港總公司、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蛇口長盛輪船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重組改制協議。這一引來業內人士諸多評價的舉動,最為直接的一個意義就是將進一步加快董家口港區的建設步伐。
行業大鱷曲線參股
作為一家有著5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山東省筑港總公司承擔著董家口港區多項基礎設施工程。不久前,通過公開征集戰略合作伙伴,該公司成功引進了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蛇口長盛輪船有限公司進行重組改制。重組后的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將超過2億元人民幣——中國建筑領域行業巨鱷就此實現了曲線參股董家口港的目標。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目前已發展壯大成中國建筑業、房地產企業排頭兵和最大國際承包商,擁有資金、技術等優勢;深圳市蛇口長盛輪船有限公司則系交通部批準經營珠江三角洲各口岸至香港、澳門海上運輸服務的民營企業,擁有珠江三角洲各口岸至香港、澳門航線經營權,是深圳最具活力的航運民營企業。兩家企業與筑港公司的聯姻,將產生“1+1+1>3”的綜合效應。
“公司決心將董家口港建設成為世界頂尖的一流港口。 ”三方重組簽字儀式結束后,中國建筑集團副總裁邵繼江作出了上述高調表示。他介紹說,中國建筑參與董家口港重組,首先考慮到山東省作為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省份,發展潛力巨大;其次,中國建筑希望在山東完善區域布局,同時考慮到在建的大項目沒有港口,因此也有意完善產業鏈,通過兼并重組提高核心競爭力。市交通委副主任、董家口港開發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志軍分析,三方重組將大大提升企業經營空間,新公司的施工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施工產值將以每年較快的速度遞增。而且,此舉不僅能夠加快董家口港區開發、提升港區建設水平,助推青島調整和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對于加強山東省港口建設,加快港口運作效率等也極具重要意義。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隨著新公司投入運營,多路“財神”共建董家口港區的局面已經形成。
高端項目頻頻“落子”
根據規劃,董家口港區將以大宗散貨、液體化工及雜貨運輸為主,逐步發展成為服務腹地物資運輸和臨港產業開發的綜合性港區。港區內將由大型開敞式碼頭、液體散貨碼頭、通用散貨碼頭區、集裝箱碼頭作業區及物流園區組成。記者了解到,在諸多因素拉動下,董家口港已成為國際知名港口投資運營商的關注焦點。截至目前,支撐港區運轉的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在能源儲運中心項目中,備受矚目的中石化LNG (液化天然氣)項目目前已進入實質籌建階段,一期有望年底動工,2014年竣工。屆時,每年可為青島乃至全省輸送約三四十億立方米的海外天然氣,對山東目前每年約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來說是一個重要補充,將是山東能源需求格局戰略轉移的重要一環。此外,吉寶液體化工碼頭項目、中石油罐區油碼頭項目已達成投資意向。
在大宗干散貨集散中心項目中,航運巨鱷新加坡萬邦集團、青島港集團、加蓬鐵礦石碼頭項目均已開展前期工作。這些高端項目建成后,將搶占全球4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建設的制高點,有力帶動周邊港口物流中轉,對于國家能源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魯能集團在建的3.5萬噸和5萬噸通用碼頭年底將完成主體部分所有沉箱預制,預計2010年底投產運營;大唐煤炭碼頭、俄羅斯阿普薩特煤炭碼頭等項目正在積極開展前期工作;香港現代貨箱集裝箱碼頭、馬來西亞森達美集團填海造地等一批優質項目已達成初步投資意向。
據記者了解,自項目開建至今,董家口港區累計引進項目總投資額已近300億元,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資本引擎。
“公共碼頭”創新模式
港口是各沿海城市大力發展的一個重點。目前,從國內沿海港口城市開發運營模式來看,主要有兩個代表:一個是以上海洋山港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另一個是以唐山曹妃甸港為代表的項目帶動型,這兩大港都是單一性的專業港。反觀董家口港,在定位上不同于其單一性,而是側重于綜合性、多貨種的超大型港口,這意味著其在基礎設施配套和工程建設方面,復雜性和難度將遠遠高于上述兩大港口。因此,必須結合港區實際,探索一種新的開發運作模式。
經過長達3年的考察醞釀,并在充分借鑒各國先進港口管理經驗的基礎上,董家口港開發運作模式正式確定,這個模式的核心是“政府主導、公司市場化運作”,實行業主式企業入駐模式,重點吸引大型航運企業、大宗貨主、大型企業集團等多元投資主體參與港口建設,在投資項目、投資比例、經營方式等方面創新實踐,為投資企業創造寬松投資環境。
這一模式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所有進駐港區項目均需簽訂入駐公約。記者了解到,《公約》對港區項目的管理、退出等作出了嚴格規范,構筑了以專家咨詢評審制、投資退出機制、激勵約束機制、風險防范機制為主要內容的經營管理機制,在為企業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服務的同時,也確保了政府對港區建設的宏觀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防止資源浪費,港區創造性提出了公共碼頭的概念。《公約》提出,董家口港區實行統一調度制度。入駐企業所建設的碼頭,須按照國家公共碼頭建設的要求進行開發建設,建設工期須嚴格按照項目核準工期完成。碼頭運營須接受港區統一調度,在滿足自身貨源運輸后,空閑運能積極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
董家口港開發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模式有利于建立公平公開的投資環境,對吸引優質企業落戶港區,保障港區健康有序運營,維護全體入港企業的整體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從長遠來看,也將為港區實現“吸引多元化投資,建設政府統一宏觀調控下的公共碼頭”這一目標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