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東步行街的繁榮帶動輻射青島文化街。
在臺東商業步行街周邊,有婚紗街、啤酒街,不遠處還有天幕城、文化街、文具街、布藝街等,
其貫通循環起來形成棋盤式網絡格局,同時衍生出各色商業業態。圖為啤酒街夜景。
這幾年,臺東商業步行街脫穎而出。每年,近300家商家迎送8000萬人次,“制造”38億元營業額。但是,一條商業街并非形成即永遠、繁榮就穩固。時代在發展,城市商業格局也存在變數,因此老資格的商業街同樣需要謀變,需要與時俱進。
那么,臺東商業步行街如何長久維系其百年商脈?在今后的發展進程中,它又如何走上品牌之路?
多年從事商業文化研究的郭志軍認為,商業街經久不衰需要硬件、軟件并進——在作為一條商業街的同時應該被賦予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體育等多重內涵。國際商業名街是建立在經營網絡化、管理規范化、商品品牌化、街區環保化、交通便利化等基礎上的一個系統工程,如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它不僅擁有繁華的商業,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塊用于“交流”的寶地:眾多國際電影首映式在此舉行,巴黎馬拉松從那里起跑……
“商業街要實現金街、金店的構想,其整體商品定位要在全、精、專上下功夫,并在商品齊全的基礎上強化特色經營,整體基調則要定位在時尚類精品街、綜合性消費街、享受型休閑街。”郭志軍說。
臺東三路曾是王文正的發展主陣地,他的觀點是商業街是由眾多商店、餐飲店、服務店共同組成,按一定結構比例規劃有序排列的商業集合體。因此,商業街運作的成功與否,不是商家數量的拼湊,而要有科學的合理組合,這樣才能使“人流”變成“商流”。
從一些咨詢公司顯示資料看,商業街的商業結構和業態分布比例大致是:專業店和專營店占50%,餐飲占25%,綜合性商場占15%,綜合的娛樂業占10%。據了解,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購物場所所占比例并不多,只有30%,在東京銀座分布著上千家餐館和影院,每家規模并不一定大,卻是小且有特色。
“城市的消費主流是年輕人,商業街能否留住年輕人和兒童,關鍵是在娛樂業。”萬達商貿公司青島區域營銷企劃部經理胡益彥介紹,現代人消費追求的目標,一是品牌,有好的品牌,才有好的商店,才有好的商業街;二是價格,多數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商業街上的商品不一定要主攻打折,但要做到物有所值,是否時尚和富有情趣。
中國人民大學黃國雄教授指出,按照商業規律,1萬平方米的經營面積每年必須有1.5億到2億元的營業額才能保本。作為臺東商業步行街,在未來發展中,其“商業半徑”所能承受的范圍決定了它必須著重發揮購物、旅游、休閑、娛樂、商務等綜合優勢,向深度開發。
“商業街人氣旺盛,交通壓力必然增加,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開發地下資源。”澳大利亞人羅伯特喜歡到臺東麗馳烘焙起司蛋糕店就餐,據他介紹,澳大利亞政府投入約合18億元人民幣為皮特大街修建一個“超級”地下通道。
不過,由于多方因素所限,目前臺東商業步行街還無法大規模地進行“地下路線”。記者從市北區了解到,臺東三路是一條老街,一個“老”字的背面有歲月累積的商業資質同時也說明了空間局限。因此,在現在的背景下尋求新突破——擴規模、升檔次、增配套、強管理,就只能從地面布局中尋找空間資源,力爭形成合理的業態組合。
今年,臺東三路商業步行街去掉了“三路”二字更名為臺東商業步行街。這一細微變化就透露著市北區對這條街的長遠用意。
在臺東商業步行街周邊,有婚紗街、啤酒街,不遠處還有天幕城、文化街、文具街、布藝街等,將其貫通循環起來形成的棋盤式網絡格局,同時衍生出各色商業業態,這是由“條”到“塊”拓展臺東商業步行街輻射范圍的一種路徑選擇。
“商業繁榮度和文化影響力雙重疊加,使這條街成為臺東商圈的人氣和商氣之源。”市北區特色街管委辦主任陳玉峰指出,圍繞這條街,餐飲、旅游、婚紗等配套行業正在形成鏈條效應。
利群商廈有關負責人則指出,引入相應的配套服務,有利于商家開拓經營模式,減少經營的風險系數。此外,形成一條龍的配套服務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回頭客。
市北區區長王京文對特色街發展的觀點證實了這一發展路徑。他介紹,今后,市北區特色街建設將從創意轉入擴規模和提品質上來,有機結合老城區改造,認真審視特色街周邊的發展空間,堅持挖掘培育并重、由條到塊推進,不斷延伸特色街的覆蓋范圍和周邊輻射力,力爭產生商業業態聚集效應,推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