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學習貫徹省委、省政府突出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工作會議召開后,市經合辦立即組織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按照建設龍頭城市的標準要求,結合國內經濟合作工作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工作會議要求的“破滿、破難、破低、破慢”為突破,積極尋找工作中的差距,查擺目前存在的問題,探尋再進步再發展的措施,以科學發展觀重新樹立國內經濟合作的新起點、新高度,努力為促進青島經濟實現更快更好發展出謀劃策。
——重塑國內招商的“567戰略”,突出產業鏈招商。一是以“五個推進”樹立國內招商框架,即推進與重點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推進企業主體招商、推進產業鏈項目定向招商、推進“中中外”招商、推進落實重大項目跟蹤促進責任制;二是以“六個著眼”搭建國內招商脈絡,即著眼于建設世界知名特色城市、著眼于建設全國重點中心城市、著眼于建設區域性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著眼于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和服務中心、著眼于建設區域性高新技術產業中心、著眼于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三是以“七個圍繞”突出國內招商產業鏈條的重點,即圍繞發展三大特色經濟、圍繞建設四大基地六大產業集群、圍繞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圍繞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和服務中心、圍繞建設區域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圍繞建設高科技中心、圍繞實現東西部合作雙贏。進一步瞄準中央直屬大企業、國內500強企業、民營100強企業、上市公司100強、中國馳名商標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等六大類企業,吸引重點企業來我市設立制造業基地、研發中心、地區總部、銷售中心和貿易機構,吸引國內外各類企業參與我市物流園區和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吸引國內外一流的金融保險機構、中介機構和其他社會服務性企業來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吸引中國馳名商標企業、重點院校、科研院所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來我市發展,吸引更多的知名外向型、科技型民營企業落戶青島。通過突出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打造國內招商的全方位戰略,實現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條化國內招商新思路。
——優化經濟合作軟環境的“333建設”,突出服務優勢。目標就是要重點營造出國內投資服務的優良環境,建設好經濟合作軟環境的三個體系、三個渠道、三個中心,以高效、敏銳的龍頭城市服務“觸角”打造競爭優勢。一是三個體系建設,即建設投資審批時的一條龍服務體系、企業建設過程中的全方位服務體系、企業開工投產后的后續性服務體系。二是三個渠道建設,即建設政府和企業之間溝通的投資企業區域性協會、投資企業行業協會、投資企業負責人沙龍三個渠道。三是三個中心建設,即建設為外來投資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企業服務受理中心、企業投訴中心、企業協作中心。下一步要積極參與行政服務大廳建設,充分體現各級投資服務大廳為內資企業服務的功能,優化并實現對國內外來投資企業的便捷、高效服務;要加快國內經濟合作信息網的建設,營造國內企業投資交流的平臺,打造全市內資管理統計的信息化網絡,并及時做到國內投資企業情況在網上的定期公示,大企業集團來青投資發展時的媒體配合宣傳,定期舉辦企業聯系會、企業家聯誼會等等,要通過為企業牽線搭橋搞好服務,來增加商機和營造政府公信力與誠信度。
——增強對口支援全局觀和大局觀,突出責任意識。一是嚴格按照已制定的全市對口支援工作年度計劃,全盤統籌安排,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加強與西藏日喀則市,貴州省安順市、銅仁地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政府間和部門、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第一,支援西藏的工作要圍繞日喀則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優先發展農業,進行公益事業建設,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重點加快城市建設步伐,論證并落實好建設項目;積極發展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強化政權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能力。第二,支援貴州工作要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解決貧困人口溫飽為工作中心,大力進行“溫飽村”建設,發展種養業,增加貧困人口收入。重點要圍繞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確定的“整村推進”、“發展扶貧重點產業”和“勞動力培訓轉移”三個工作要求,實施“溫飽村”建設五小工程,扶持一批農戶發展高效種養業和小型農產品加工;發展畜牧漁養殖業和優勢經濟作物種植;實施扶貧開發,改善部分貧困鄉村基本生活條件;幫助兩地市部分特困群眾解決無錢穿衣、購糧、治病、上學等急難問題。第三,支援三峽及夷陵區工作要圍繞庫區移民的穩定和逐步致富,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增加移民收入,促進移民就業,引導企業進入三峽地區利用資源,抓好經濟合作項目、公益項目的論證、實施、檢查工作和資金的按時足額到位和有效使用。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下達的任務和《青島市政府結對幫扶曹縣責任目標分工的通知》的要求,全局合理調配,加強組織協調各區市、市直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參與結對幫扶曹縣工作,重點做好曹縣(青島)工業園的開發建設。加快雙方已經簽約幫扶項目建設步伐,加大組織自營進出口企業到當地收購商品,實施勞動力和人才培訓,定向組織曹縣的勞務輸出,幫助曹縣進行招商引資,加快向曹縣(青島)工業園內引進投資合作項目,協調有關部門搞好公益項目的幫扶工作。
——增進經濟合作交流的區域性聯動,突出“大合作”概念。一是結合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熱潮,積極研究、充實我市參與西部大開發的政策與措施,及時總結我市企業走進西部的成功經驗,制定我市參與西部大開發的中遠期規劃,達到中西促進、東西互惠,交流更加廣泛,合作格局更加寬泛。二是進一步組織參加中西部地區的大型經貿活動,加強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企業在中西部地區下一輪投資合作提供信息等各類服務,鼓勵我市有條件的企業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實施對部分資源、能源和勞動力密集型和有市場、有效益的傳統產業和企業進行梯度轉移,或者通過收購、兼并、租賃西部地區企業,盤活資產,實現低成本擴張,合作雙贏。三是結合半島城市群建設、環渤海經濟聯席會議,進一步加強城際間的推廣、交流、協作與合作,推動我市盡快成為黃渤海區域經濟合作的領頭軍城市,成為帶動全省、輻射北方及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經濟核心地區,成為全國極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成為半島都市連綿區的經濟騰飛龍頭。
——加強經濟合作隊伍的執政能力建設,突出以人為本。結合正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按照“抓隊伍、夯基礎、上水平、爭一流”的工作要求,以處室建設、個人工作能力建設為基礎,再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建設。要通過強化為民、服務、法制、民主、績效、科學等執政理念為目的,切實增強國內經濟合作隊伍的發展能力、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要在學習借鑒上海、杭州國內經濟合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加大對蘇州、深圳等城市經濟合作交流的學習與研究,要以“小學生”的誠懇心態,正視自我、珍惜機遇,加強追、趕、超的信心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