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是青島奧帆賽籌辦工作重心、工作體制與運行機制向賽時實現全面轉變的第一年。圍繞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帆賽的總體目標,我市加快推進奧帆賽各項籌備工作。2006國際帆船賽的完美落幕,標志著青島向世界交出了通向2008的第一份合格答卷。
2006年8月18號至31號,青島舉辦了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廣的國際帆船體育賽事--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456名運動員、47名國際技術官員和60名國際技術官員齊聚島城,競帆海上。短短14天里,我們這座城市到處洋溢著濃郁的奧運氣息,大家真正感受到了帆船的獨特魅力。
在奧運會開賽前兩年,帆船比賽場館就投入運行,青島的籌備速度遠遠超出了悉尼、雅典等奧運會舉辦城市。比賽開幕前,包括運動員中心、場館媒體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等陸域工程及防波堤、下水坡道等水工工程在內的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必備項目就已全部完工。工程采用了海水源熱泵、太陽能、風能、中水回用等技術,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理念,被譽為亞洲一流、世界領先的奧帆賽場館。
本著“賽事組織最出色、奧運效應最大化、群眾參與最廣泛”的原則,青島為本屆帆船賽營造出濃郁的氛圍,1300多名志愿者活躍在比賽場館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形成了一道流動的亮麗風景線。10個正式比賽日中,9個級別11個項目的比賽均按預定日程順利進行,進入獎牌輪的爭奪,這是國際帆聯首次在奧運會系列賽中啟用獎牌輪的新賽制。
作為北京奧運會的第一次測試賽,中國帆船隊在這次比賽中經受住了考驗,成績斐然,一金兩銀兩銅讓中國隊在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中看到了希望。同時,對青島帆船場地的了解、對手信息的搜集,也為中國隊的備戰提供了有利條件。
作為北京奧運會的第一項測試賽,青島的城市運行經受了檢驗。交通、食宿、安保、通訊、醫療保障等方面都得到了各方肯定,為2008年奧帆賽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基礎。“好運北京”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前所有測試賽的主題口號,“好運北京,好運青島”,更是所有人對2008年奧運會最真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