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表情,這座城市的符號—看第十七屆青島國際啤酒節的狂歡元素
啤酒節、啤酒城早已成為一種狂歡的象征,這座城市的符號。
在東部的那座“小城”——啤酒城與這座“大城”——島城之間,在啤酒城幾百萬人次的參節人群與這座城市數百萬的人群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許多狂歡的主題元素。
人們甚至會問:“沒有啤酒節,溽熱的8月我們應該怎樣度過?沒有啤酒節,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像現在一樣無拘無束地釋放一次?”——盡管年輕的市民林穎在舞臺上的一段熱舞讓她所有的朋友“大跌眼鏡”,但顯然她自己也找不到放棄這種“狂歡”的理由——而每一個參節的市民與游客,都不會放棄這種理由。來自海南、帶著一家人“逛城”的林先生則說:我從未見過這樣富有狂歡色彩的節日,來到這里就會不由自主地“狂歡”。
所以,這是一種忘卻了身份和沒有“級別”的狂歡,草根意識的、高貴形態的、略顯醉態而極力保持優雅的、大呼小叫而毫不掩飾的,凡此種種,都貫穿著2007的啤酒表情,而這些表情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描述:狂歡。所以,當身穿德國巴伐利亞的傳統服裝,一手端四五個大酒杯的德國酒娘面帶微笑地穿過人群時,人們會發出歡呼;當有人“狂野”地灌下一大扎啤酒時,人們會歡呼;當一個人隨著音樂冷不丁從人群里跳出來、開始自編自導的舞蹈時,人們也會由衷地或者戲謔地歡呼——在這些歡呼的人群中,你也無須去辨別他(她)的來頭,他們的名字都叫“狂歡”。
這還是一種無須“熟悉”的狂歡,年老年輕的市民、孩童,南來北往的游客、酒客,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在這一時刻匯聚而來,似乎滿城的人都有了閑暇和酒興、雅興。 于是,當互不相識的人從桌上拿起酒杯一起高喊著“干杯”時,人們臉上洋溢著似乎本就很“熟悉”的笑容;于是,當從未謀面的人們手拉著手,跳起兔子舞、拉丁舞、交誼舞等千姿百態的舞蹈時,人們的臉上也同樣是毫不吝嗇的笑容——間或還可能伴以“狂笑”。而當有人大笑著拍拍你的肩膀時,你也無須或根本不會惱怒——因為他(她)在給你傳遞著真誠的笑容。
所以,當有人在酒棚里大唱“你到底愛不愛我”時,很可能會有人跟著大聲和道:愛你——即使那不是真實的字面意義;而當有人唱到“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時,很可能有人大聲回答:喝酒——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的時候,啤酒便是最好的語言。甚至,在吸引了大批人流的嘉年華里,當那些驚險刺激的游樂設施上到處散發出尖叫聲,人們也會回以大聲歡笑——那當然還是一種善意的笑聲。那些在嘉年華里到處“竄上竄下”、像孩子一樣著迷于各種游戲的成年人,爬上45米高的離心轉、360度旋轉的海盜船,而每一次下來都是臉色慘白、雙腿發抖時,人們更會大笑——人們從這里也找到了歡樂的元素。
這是一種和諧的狂歡,它標志著這座城市和諧的主題。在這座每天都更換著成員的啤酒家庭里,人們傳遞著和諧也營造著和諧,而這種和諧也將放大為城市的和諧。所以,在這個狂歡的季節,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人們相互熱烈地議論著一個主題,人們呼應著一種聲音:啤酒和啤酒節、歡樂和狂歡。
啤酒和啤酒城、與歡樂和狂歡“聯姻”,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不想再出去,每一個來過的人還想來第二次或者無數次。因為這是“市民的狂歡節”,它是成千上萬的人們參節的主要理由,也正是青島國際啤酒節之所以生機勃勃的理由。
幾乎每一個節目都堪稱是快樂的精品之作:傳統項目飲酒大賽、向世界各國的酒中豪杰大發“英雄帖”;2007世界K歌冠軍大賽中國區總決賽和2007中國歌壇樂隊超級聯賽山東衛視歌盟會、花樣翻新的藝術巡游……這一系列的節目,讓人們體驗到啤酒與文化的歡暢。
在這個季節,在這座城市,在擁擠著快樂的啤酒城,我們擁擠著體驗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