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記者專訪了2006中國青島國際商務周組委會秘書長、市南區區委常委、副區長董隨福。他給記者介紹了本次商務周的幾大亮點。據介紹,商務周期間的四個板塊活動都是圍繞著金融這個主題來做文章,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促進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快速發展。
記者:本屆商務周有什么新特點?
董隨福:商務周已經舉辦了兩屆,今年商務周首次升級成為市政府重大節慶活動之一,活動規模、論壇嘉賓層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半島城市群的其他7個城市都派出了代表團參加,除威海以外都是由副市長帶隊。商務周期間,香港中路將正式被命名為“青島金融街”,金融街標志物也將在今天上午揭開面紗。屆時,精心編撰的《半島金融大典》也將在商務周上面世,旨在擴大展示會宣傳的廣度、高度、深度,提高市民參與度,切實為參展企業帶來利益。
記者:香港路被命名為金融街與市南區要建設的區域金融中心有什么聯系?
董隨福:目前市南區各類金融機構已達到76家,其中分行級金融保險企業57家,占全市的98%,山東省內全部8家外資銀行全部匯集青島市南,這是青島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的體現,也標志著香港中路“金融街”已經初具規模。按照國際慣例,要成為金融中心,必須先培植起具有強大聚集力的“金融街”。
香港中路承載著市南區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夢想,給香港中路以“青島金融街”的名分,將成為6月15日至17日舉辦的“2006中國青島國際商務周”的重要內容之一。開幕式金融論壇邀請到了李揚、周延禮、劉張君等專家學者和來自瑞士的金融界人士,專家們將對如何更好地發展、構建銀行業,規避金融風險提出建議,還將在理論層面給推進區域性金融中心“支招”。隨后兩天里的金融發展座談會、金融展示會、金融界人士活動日,將一同把這次商務周打造成半島金融界的盛會。
記者:建設區域金融中心要具備哪些條件?
董隨福:一個區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要有三個基本條件:一是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的聚集地;二是經濟的聚集地;三是信息的聚集地。今后市南區要成為區域金融中心,在這三個方面還需繼續努力。作為具體目標,就是要繼續把現有的銀行做大做強,引進更多的外資銀行和其他金融業入駐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