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島市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6-01-06
    字體大小: 打印

    2006年1月6日在青島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劉明君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現將我市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如下,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5年,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轉變增長方式,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較好。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695.5億元,增長16.9%,超過計劃2.9個百分點,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0.4%、20%和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9.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8%;外貿出口增長26.4%,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5.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萬元GDP能耗為1.04噸標準煤。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15.02萬噸,增長18.8%,是1999年以來首次超過300萬噸。農民收入繼續增長,全年增速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二)工業生產保持快速發展。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63.3億元,增長29.4%,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實現利稅373.3億元、利潤186.4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857.3億元,增長35.5%,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43.22%,比年初上升2.01個百分點。
      (三)循環經濟發展初顯成效。全市有40余家企業開展實施清潔生產,累計開發400多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預計全年每萬千瓦時工業用電創造增加值9.0萬元,同比提高6.3%。
      (四)重點項目建設勢頭良好。年初確定的40個重點產業集群項目已開工和竣工39個,占97.5%。1—11月份,全市過億元的在建項目達396個,增長80%,完成投資392.6億元,增長73.3%,其中新開工項目272個,增長134.5%。
      (五)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全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增長1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865.9億元,增長15.8%。成功舉辦了消費電子國際博覽會等展會活動和首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等文化體育活動。
      (六)外貿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額304.6億美元,增長25.2%,其中,完成出口額175.9億美元,增長26.4%。
      (七)財政金融運行平穩。全市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3億元,增長35.1%;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03.1億元,增長23.4%。
      (八)民營經濟增勢強勁。預計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1186億元,增長25%,實現稅收146.4億元,增長31.6%。完成進出口額158.6億美元,增長29.6%。
      (九)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全市主要經濟系統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0%。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和國有飯店改革全面啟動。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核準制與備案制全面實施。海水淡化管理體制等改革已形成初步意見。7個“城中村”集體資產處置和股份制改造工作完成。
      (十)和諧社會建設扎實有效。實施了一大批富民利民工程,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與繁榮穩定。成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加強改善薄弱環節。財政用于教育和醫療衛生的投入分別達到33.85億元和5.43億元,增長28.2%和31.3%。全市實現城鄉就業30.18萬人,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5%,增速提高6.4個百分點。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位攀蕩,部分企業效益增幅下降;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性動力不足;發展制約因素越來越突出,受外部市場因素影響較大;外商直接投資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趨于強化;農民收入增長難度較大,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仍然艱巨。
      三、200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計劃思路、目標和措施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做好2006年的經濟工作,對于“十一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至關重要。
      根據國內外形勢和國家政策取向,結合我市實際,2006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外貿出口增長15%;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與上年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4%;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17%以上,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0%左右;研發經費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3%;科教文衛體支出占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23%;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達到0.86噸標準煤,降低4.4%;萬元生產總值水耗達40噸,降低2.4%;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45%;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投資額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4%;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加12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2%;公共安全感指數達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03左右;城市污水廠污水集中處理率(七區)達64%,建成區綠化率達39.2%,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0%。主要措施:
      一是積極轉變增長方式,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爭取創建2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新增10家循環經濟試點企業、20家清潔生產企業和30家資源節約型企業。推動建立全面覆蓋的綠色消費體系。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全社會節約意識,提倡節水、節電,利用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和節能環保型交通工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強化污染綜合治理。
      二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改擴建100處鎮村文化中心,完成50個鎮(街道)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2006年重點建設解決61個村吃水、33處舊房改造、915戶有線電視、42個醫療室、15座橋涵以及部分環衛設施、文化活動室、老齡活動中心等問題;新建“村村通柏油路”550公里。繼續搞好河道整治、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節水灌溉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推進平度、萊西工業化進程。
      三是著力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內源動力。增加政府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市本級支持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資金1.8億元,增長29.3%。重點支持研究和開發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領域20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選擇4-6家重點企業開展重要技術標準研制。加快建設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支持海爾、海信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推進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國家深海潛水器基地和軟件園(市南)二期工程建設;設立國家海洋生物產業基地。制定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鼓勵政策。
      四是加快產業集群建設,積極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確保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落實環保措施的前提下,重點推進1000萬噸大煉油、海西灣造修船基地、海爾家電信息產業集群、泰科電子連接器、北汽福田挖掘機等產業集群項目。進一步發展裝備制造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支持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繼續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五是創新招商和貿易方式,促進對外開放再上新臺階。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做好重大外資項目的跟進服務工作。積極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強化科技興貿,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設立工業園區、發展境外加工貿易和資源開發項目。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環境。進一步加大國內招商引資力度。
      六是努力擴大消費需求,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貫徹落實國家工資制度改革相關政策,增加居民收入。開拓農村市場,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村商業網點連鎖經營、農資物流配送等項目的支持力度。全面規劃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力度,促進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植服務業大集團、大品牌,提升服務業標準化、社會化發展水平。積極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全面構建區域性商貿、旅游和會展服務中心。推動建設區域性金融、信息和中介服務中心。大力建設區域性科教、文化和體育服務中心。
      七是創新機制和體制,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推進“城中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造。完善投融資體制。推進要素市場建設。支持企業境內外上市,力爭新增上市公司2家。
      八是加大培植、引導和扶持力度,促進民營經濟和財源經濟加快發展。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重點培育500家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培育新的財源增長點。積極發揮服務業和民營經濟對全市經濟和財政增長的拉動作用。積極推進政府收支分類等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九是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對科技事業的支持力度,努力創建科技創新型城市。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建設一批“優質加特色”市區初中學校,實施“雙高普九”工程。切實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題。推動建設現代文化名城。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施60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標準化建設工程。進一步完善群眾性體育設施。重視搞好老齡事業和殘疾人事業。抓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十是切實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努力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努力擴大就業。實現城鄉就業20萬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村低保標準和五保對象補助標準,完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推進舊城改造。關心群眾生活。積極辦好10件市辦實事。積極解決市民住房困難問題。加強文明城市管理。抓好“平安青島”建設。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视频|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最近更新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大蕉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