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博會與我市發展奧運經濟、打造帆船之都的戰略規劃緊密相連,與我市的2008奧帆賽相輔相成。航博會開幕前夕,就奧帆委的工作進展,航博會與我們宣傳奧帆賽的關系等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帆船委員會(青島)副秘書長李奉利。
記者:航博會的主題是“發展奧運經濟,打造帆船之都”,應該說是奧帆委塑造“海上奧運”的重要內容,兩年多來,奧帆委工作同樣受到了全市人民與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能否概括介紹奧帆委的籌備工作情況。
李奉利:為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帆賽,市委提出了明確的工作思路:突出“新青島、新奧運”的兩新主題,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塑造“海上奧運”一大特色,實現“賽事組織出色、奧運效應發揮充分、市民參與廣泛”的三大目標。圍繞上述工作目標,按照“舉全市之力承辦奧帆賽”的總體要求,我們全面展開了奧帆賽各項籌備工作。
奧帆委還與北京奧組委簽訂了《關系原則協議》,明確了各自責任、權利和義務。發布了《青島奧運行動規劃》及10個專項規劃,完成《奧帆賽總體工作計劃》一至四級項目和奧帆賽運行綱要,作為全市奧帆賽籌備工作的整體框架依據;組織各單位完成分項工作計劃并按年度組織實施。印發《市政府奧帆賽前重點工程、工作任務倒排工期表》,共涉及15大類88項工作任務,組織全市各相關責任單位按計劃推進全市2008年奧帆賽前必須完成的重點工程與任務。按照北京奧組委的要求,適時成立了奧運工程建設、新聞宣傳、安全保衛和志愿者四個工作協調小組,相對獨立的開展工作,統籌、協調各職能領域的籌備工作。可以說,奧帆賽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各項籌備工作在掌控中有序推進,得到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帆聯、北京奧組委、國家體育總局的肯定。
記者:航博會在青島打造“帆船之都”的進程中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李奉利:對我們來說,航博會可以介紹一些品牌,我們通過它得到很多信息,今后它通過奧帆委可以得到更多的推薦企業。通過航博會我們知道可以到哪里去采購帆船和游艇,現在我們回報給航博會的就是,航博會可以擁有更多的參展企業。所以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平臺,是大家共贏的平臺。
青島是一個海濱城市,在青島人的心目中有航海概念,但是缺乏航海城市的概念,展會是凝聚人氣的地方,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都有,這是一個城市良好運轉的重要的因素,所以在打造帆船之都的過程中,有航博會這個平臺是非常重要的。在濃郁的航海氣氛里,人們在近距離中接觸到帆船和船艇,明白中國要走向世界必須走向海洋,青島打造“帆船之都”就是使青島更快發展,實現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戰略目標。所以,航博會和奧帆賽是相輔相成的。
我個人認為,奧帆賽在2008年之后會變成遺產,而航博會在2008年之后變成會展品牌。2008年之后奧帆賽就永遠成為歷史,成為我們青島歷史上的一個亮點,我們可以去回顧它。但是,奧帆賽的結束恰恰給了航博會一個更大的機遇,人們的航海意識進一步增強,航博會將成為一個更廣范圍或更高平臺上的品牌展會。
記者:奧帆賽和航博會對青島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有什么推動作用?市民參與航博會對奧帆賽有什么積極意義?
李奉利:奧帆賽和航博會給青島帶來了很多選擇,潛在的需求等于給青島帶來了機會。青島現在有很多船廠,奧運采購很多來自青島的船廠,他們生產的船直接用于奧運了。奧運是一個相當大的品牌,航博會給我們提供的這種支持,使我們可以就近采購,同時奧運給航博會,給船艇生產企業是一個巨大的推動。我們在奧帆賽時給企業一個平臺,那么誰能在奧帆賽后給企業打造一個固定的國際化平臺?航博會起到一個非常大的作用。另外,青島因為是一個奧帆賽舉辦城市,它具備了更大的吸引力,或者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吸引了國內很多知名的造船企業到青島這個平臺上宣傳,再加上青島有一個這么好的會展經濟的基礎,國外也不乏有些大的企業來宣傳。
我個人認為,有了航博會,人們有了近距離接觸船艇的機會。市民關心船艇,從技術層面就是關心了奧帆賽,使他從了解變成理解,既普及了帆船航海知識,又引起他們對船艇知識的興趣。其次,航博會在介紹船艇的時候,一些船的設備,包括碼頭和配件等知識都在里面,等于是一個航海知識的綜合現場展示,這是增強我們青島市民航海知識儲備和提高航海水準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有了一些航海知識,會使我們市民在當東道主的時候,變得更專業,會使我們市民在面對外人的時候顯示出更高的素質。它可能成為我們城市航海文化的一部分,逐漸會成為我們這個創新性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延續我們城市海洋特色的文脈。
記者:如此說來,航博會會使我們奧帆賽變得更豐滿,奧帆賽又會給中國航海事業帶來更積極的促進?
李奉利:是這樣,因為有了奧帆賽,青島有了許許多多關心航海、熱愛航海、參與航海的人,這是指專業層面的和普通了解層面的,這些人帶著問題、帶著興趣甚至是帶著需求來參加航博會,這些人既會成為潛在的客戶,也會成為潛在的供貨商。我認為,如果沒有奧帆賽,參加航博會的水平都不會這么高,奧帆賽吸引更多的人來,這些人都是專業的用戶,有著豐富的經驗,他來了之后,這些專業的觀眾,專業的媒體會打造他。航博會不是個發動機但他起碼是個加速器,會讓你更快地成熟起來。
航博會與奧帆賽是一個機緣,航博會可能給奧帆賽帶來更多的東西,希望航博會成為品牌展會。
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各部門、各單位的共同參與和全市人民與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奧帆賽各項籌備工作在掌控中有序推進,得到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帆聯、北京奧組委、國家體育總局的肯定。
奧運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奧運工程建設始終貫徹中央關于“廉潔奧運、陽光奧運、節儉辦奧運”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關于奧運場館建設“財政不投入、市場化運作”的方針,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整個奧帆基地項目通過國際招標,于2003年底通過北京奧組委與國際帆聯的批準。奧帆賽場館建設主要包括陸域工程和水工工程,計劃總投資32.8億元。目前,場館工程建設整體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21.2億元,其中,前期拆遷補償及勘察設計費15.2億元,工程項目投資6億元。陸域工程五個建筑單體(媒體中心、運動員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奧運分村、行政與比賽管理中心)土建工程全部完工,水工結構工程全部完工,整個奧帆賽場館計劃于2007年6月底完工。在市場化運作方面,已完成融資16.72億元,將繼續加大市場融資工作力度,確保工程建設資金需求,最終實現項目自身的資金平衡。此外,全市奧運相關城市建設項目進展順利。
新聞宣傳與文化活動初見成效
在奧運新聞宣傳協調小組的領導下,堅持“國外宣傳重吸引、國內宣傳重造勢、市內宣傳重動員”的思路,調動全市宣傳部門的積極性,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奧運宣傳與城市推介工作,打造“帆船之都”的城市品牌。采取招商引資、旅游推介和奧運城市形象宣傳“三位一體”的方式,將奧運宣傳與城市推介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國際影響力。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奧運宣傳與文化活動,如每年一屆的奧林匹克文化節、“青島號”大帆船中國沿海行活動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將迎辦奧帆賽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緊密結合,構筑良好的人文環境,為奧帆賽營造和諧的城市文明環境。
安全保衛工作穩步推進
建立了安保工作組織領導機構,完善了工作運行機制,形成了賽時安保指揮體系的框架。制定并分布實施了《安保專項規劃》。制定了《奧帆賽安保總體工作計劃》,測算了安保力量需求,加強安保隊伍素質培訓,提升安保裝備水平,做好安保演練的各項準備工作。
志愿者工作有序進行
在志愿者工作協調小組的統籌下,組織動員全市33萬注冊志愿者開展了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迎奧運志愿服務活動。編制完成奧帆賽志愿者項目戰略計劃與志愿者運行綱要,比北京提前啟動了奧帆賽志愿者項目。完成志愿者需求計劃分析,賽會志愿者約2000人,通過獨立開發的志愿者網上招募管理系統啟動了賽會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已有5000多人成功注冊;志愿者選拔、培訓、管理工作計劃已確定,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好運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
好運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將于8月18至31日舉行,預計將有40余個國家和地區約500名運動員參賽。
按照“舉全市之力承辦奧帆賽”的要求,組委會作為賽事組織的核心決策機構,全面負責青島2006國際帆船賽的組織領導工作,指揮三個中心開展各項工作。城市運行中心負責督查《市政府奧帆賽前重點工作任務倒排工期表》所涉及工作的執行情況,確保15大類88項工作在奧帆賽前按時完成;負責城市運行重大事項的決策,指揮和監控賽時城市運行,在全市范圍內提供支持和保障性的整體運行,為成功舉辦好運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提供外圍保障。賽事運行中心作為好運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組委會的核心組織,全面負責2006國際帆船賽的競賽組織工作。安全保衛中心負責保證好運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的安全舉辦,為好運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的所有參與者提供與安全問題相關的服務,保障好運北京-2006青島國際帆船賽開幕之前及期間的社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