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7歲的郭銳,1997年進入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他堅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業務技術,在領導和師傅們的幫助教育下,從一名普通技工成長為一名業務技術尖子———2002—2003年,先后被評為青島市技術能手、山東省技術能手,獲得了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并被晉升為技師;2004年,在中央企業和全市職業技能大賽中分別獲得鉗工大賽銀獎、第一名的成績,先后被授予中央企業技術能手、青島市技術能手和全國技術能手稱號,被公司聘任為高級技師、第一位內燃機車鉗工首席制造師。
郭銳所在的總裝班,擔負著鐵路內燃機車的核心零部件組裝任務,新知識、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應用于生產中,要創新、要有所作為,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只能是空想。他在抓緊自學的同時,積極爭取系統學習機會,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考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大專班。近兩年,他不但取得了大專文憑,還先后自學了《鉗工工藝學》、《制造工藝學》、《電工基礎》、《機械制圖》等課程,使自己的知識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打下了理論基礎。
學習了許振超的事跡,他進一步懂得了作為產業工人要創出一流的業績,沒有過硬的技術支持,就是空談。他天天堅持基本功訓練,工余時間就躲在機器旁琢磨。機車液力傳動箱的核心部件“渦輪”的葉片,是由仿形銑床加工而成的,屬精密部件,但由于仿形銑靠模長年累月地使用,已經磨損、變小、精度變低,加工出的渦輪葉片無法滿足圖紙尺寸要求。車間內只有一套仿形模板,如果從廠家訂購,不僅周期長,而且成本高,這一難題長時間影響著公司的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為徹底解決問題,他首先從了解它的性能特點開始,在仿形銑床前經常一蹲就是一天,對仿形模板反復進行研究,終于搞清了基本原理和性能特點。然后自己仿照加工了一個,但試驗失敗了。他沒有灰心,沒有氣餒,邊試驗邊總結,經過多次反復,試驗終于成功,檢測結果完全符合圖紙尺寸的要求。
為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他已經沒有8小時工作的概念了。去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在組裝過程中他發現一個進口組件有問題,可當時又找不到進口組件的原裝圖紙,他就采取土辦法,拆了裝、裝了又拆,一直反復了十幾遍,才找到了癥結所在,最終排除了故障。這時已是深夜,偌大的廠房里只剩下了他一個人,身上披的棉襖不知何時掉到了腳下……
在“雙學三創”活動中,郭銳堅持以創新精神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以前,他們車間一直使用進口軸套裝配c15機油泵,價格高得令人咋舌,使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他翻閱了大量資料,并運用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認真研究,認為經過改進工藝,用國產的軸套替代進口軸套的可行性比較大,他的這一設想得到領導和工藝人員的認可與支持。在他們的協助下,他通過反復試驗和改進,成功地用國產軸套替代了進口軸套。僅此一項,每年可為企業節約4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