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保政策覆蓋到繳費年限不足人員
為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使社會保障惠及更多人,今年我市出臺了“前補后延”參保新政策,將參保范圍擴大到繳費年限不足人員。
該政策規定,對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繳費不滿15年而無法享受養老金待遇的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申請延長繳費時間至65周歲,繳費年限仍不滿15年的,可一次性補足差額年限。政策出臺前,符合申請延長繳費條件,已辦理了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一次性結算的人員,經本人申請,可退回一次性結算費用,恢復相應繳費年限,按規定參保繳費。這個政策的出臺,有效解決了繳費年限不足人員的參保繳費問題,全市的社會保險參保政策進一步完善。
為近4萬戶企業降低社保繳費費率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穩定企業用工形勢,減輕企業負擔,我市在今年4月至12月期間,開始實施階段性降低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繳費費率政策,可累計降低社會保險繳費費率1.9個百分點。
此次降低費率涉及市級統籌區域內的近4萬戶企業,80余萬參保職工。其中,失業保險單位繳納費率由繳費基數的2%降為1%,職工的由1%降為0.5%;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費率均降低0.2個百分點。據測算,降低部分險種繳費費率,每月可為企業減負2600余萬元,全年累計為企業減負3.13億元。
緩調社保繳費基數惠企惠民8.04億元
為減輕特殊時期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壓力,年初,我市緩調了部分企業和人員2009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其中,五市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仍按上年度青島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90%執行,暫緩按100%的比例征繳。
此外,緩調個體經濟組織、自由職業者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繳費困難人員仍可按上年度青島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標準繳費。這些緩調社保繳費基數的政策措施,可為企業和職工減負8.04億元。
“漲工資”為職工增加待遇8億元
為避免金融危機影響到參保人員的正常生活,從今年一月份開始,我市調整了養老、工傷和失業保險待遇,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升。
連續第五年為企業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為全市42萬多企業退休(職)人員提高了基本養老金標準,月人均提高152元,增長12.3%,調整后全市企業離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1386元。該項政策今年可為職工群眾增加待遇8億元。
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七區失業保險金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420元;五市由每人每月335元調整為370元。此外,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為全市工傷全殘人員及其供養親屬提高了工傷待遇,調整后工傷1至4級人員月人均增加164.3元,因工死亡人員供養直系親屬月人均增加62.8元,生活護理費月人均增加83.97元。
繳納社會保險費實現“全市通”
為進一步方便參保人員繳費,今年以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創新基金征繳模式,借助“財稅庫行橫向聯網系統”征繳社會保險費,將“網上征繳”代收范圍由5家銀行擴大了到15家,參保單位可任選一家設定繳費賬戶,每月按時存足保險費,系統自動劃款,繳納社會保險費實現了“全市通”,免去了用人單位繳費時往來奔波之苦。
截至8月底,全市共有4.27萬戶企業通過“財稅庫行系統”繳納社會保險費,占全市參保企業總數的85%。
為5萬用人單位送政策上門
5月份,我市為5萬余戶機關、企事業單位、醫保定點機構在青島勞動保障網上開發了網絡專屬郵箱。參保單位和定點機構可隨時點擊青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網(www.qd12333.gov.cn),錄入用戶名和密碼后選擇“企事業郵箱”,登錄自己的專屬郵箱。
通過該平臺,用人單位可足不出戶就享受到勞動保障政策宣傳、辦事指南、求職信息、重要通知、繳費提醒等服務,可享受到“直通車”式服務,勞動保障服務真正實現了“送貨上門”。截至目前,通過郵箱累計發送各類勞動保障信息200余篇。
“柜員制”模式實行一門式服務
為更好地方便用人單位和群眾參保繳費,今年以來,我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推行了“柜員制”的嶄新服務模式,打破經辦機構科室、業務限制,推出了綜合業務窗口,實行一門式服務、一個窗口辦結。參保單位和個人根據電腦叫號系統排隊,可一次性辦理完多項業務,改變了過去辦一項業務抽一個號、排一次隊的情況。
目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已推出“柜員制”窗口55個,讓參保繳費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