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分布行業減少到20個組建過百億元集團10余個 青島國有經濟布局確定新“路線圖”
青島日報訊 青島國有經濟布局新“路線圖”日前確定。我市將按照“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部署,探索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企業發展規律,通過改革、調整、重組、搬遷改造等手段,大力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未來三到五年,全市國有資本分布的行業大類由現在的50個左右調整到20個,監管企業由現在的30個左右調整減少到20個左右;培育和組建10余個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營業收入或資產總額過百億元的企業集團,再培育12家左右上市企業或擬上市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保持在103%以上,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達到8%,企業綜合績效評價達到全國良好檔次;企業自主創新研發投入在當前的基礎上再增加2-3個百分點,平均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企業萬元GDP能耗下降5%以上。
實施“五個一批、三個收縮”戰略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將以“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為中心,重新校正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戰略,優化國有資本在國民經濟產業領域的布局,優化國有資本在產業內部的分布,優化國有資本在企業內部的配置,實現“資產調優、規模調大、主業調精、產品調高、整體調強”的良性循環,增強國有經濟的引領、支撐作用。在此過程中,我市將重點實施“五個一批、三個收縮”戰略。
“五個一批”戰略,即提升一批、做強一批、重組一批、整合一批、退出一批。
提升一批。在港口、家電電子、啤酒等行業領域,繼續保持國有資本增量投入,推進上市融資和戰略合作,優化資本結構,進一步壯大企業規模實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品牌影響力,提升發展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
做強一批。在投資、金融、機場、飲料等行業領域,大力推進資本運營,優化服務業結構,培育做強一批達到全國同行業發展前列的重點企業。
重組一批。在鋼鐵、機械、紡織、服裝、化工等傳統工業領域,引進高端戰略投資,優化企業產權結構,推進企業上市,重組發展一批產業發展水平高、集聚效應顯著、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現代制造業企業。
整合一批。在城市公交、長途客運、燃氣、供熱、供水等公共服務行業領域,有序推進產權主體多元化、運營市場化、發展產業化,整合塑造一批保障服務有效、管理運行科學的現代公共服務企業。
退出一批。對專業外貿、公路貨運等一般競爭性領域的其他企業以及監管企業非主營范圍的子企業,通過規范企業改制或產權公開轉讓等形式,加快國有資本調整退出的步伐。通過以土地變現分流安置職工、依法規范破產等形式,推動劣勢困難企業退出市場,最大限度地盤活國有資產。
“三個收縮”戰略,即通過調整、整合、配置、合并重組產業鏈相關企業等形式,縱向收縮投資級次,使產權鏈條原則上不超過三層;橫向收縮分布跨度,使主業原則上不超過三個;點上收縮國有股權比重,逐步實現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
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力求“三新”
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三到五年我市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點,將由推動中小企業改制向通過調整重組做強做大企業集團轉變,由實行內部股權多元化向廣泛吸納國內外強勢資本實施改革重組轉變,由存量資產改革向已重組上市資本運作方面轉變。為此,我市將力求做到“三新”。
企業股份制改革要有新突破。我市將通過企業上市和引進戰略合作伙伴進行股份制改造,實現大企業發展的品牌化和國際化;基本完成對現有大型骨干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保持國有資本相對控股;以貫徹落實“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為契機,通過招商引資,推動老城區搬遷企業優化資本結構、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業層級,實現股權多元化。
企業戰略重組要有新進展。我市將以國際化、品牌化為導向,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 特別是世界500強等跨國大公司、國內央企等高端戰略投資,推進大企業戰略重組,培育一批充滿活力、市場競爭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大企業大集團。同時,加快對資源同類、業務同構企業的調整重組步伐,加快清理退出持股比例小、關聯度不高的三級以下企業。
在促進企業科學發展上要見新成果。我市將通過提升企業持續發展、自主創新、防范風險、節能減排“四種能力”,促使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上科學發展的良性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