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發展公共交通 擴大供熱溫暖民心
青島電視臺訊 主題為“綠色交通與健康”的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的開展,在9月的島城刮起了一場關注公共交通、關注綠色交通的風潮。而這只是我市改善交通環境的舉措之一,未來幾年,青島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擴大集中供熱面積,改善市民出行質量和居住質量。
要做到公交優先,首先要建立快速發達的公交網絡。按照“十一五”規劃,在未來幾年,我市將基本建成以大運量快速交通為框架,以常規公共汽電車為主體,出租汽車等公共交通方式為補充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到2010年,我市公共汽、電車年遞增速度要達到8%以上,公交線路達到300條以上,線路總長度達6000公里以上,公交運能達到8.8億人次,建成區內任意兩點公共交通可達時間不超過50分鐘,城市公交客運在城市交通總出行率比重達30%以上,新建、擴建公交車站11個,綜合車場4個;新增出租汽車1000輛,出租汽車保有量達到10000輛左右,年客運能力達1.1億人次?!笆晃濉逼陂g,我市還將提升班車、旅游車的檔次,加強客運汽車站建設。到2010年,客運班車達到3450輛,旅游客車達到1000輛,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每年都要平均增長6%以上。新建和改擴建二級以上汽車站12個,全市建立75個鄉(鎮)、辦事處等級汽車站,形成二級以上客運汽車站為樞紐的客運集散網絡。
公共交通改善了市民的出行質量。改善市民的居住質量,讓更多的市民在嚴冬能享受到溫暖,則是市委市政府著力要解決的另一個民心工程。到去年底,市內四區的集中供熱面積達到了2490萬平方米,供熱主管網總長度達到了1140公里,換熱站385個,熱化率38%,用戶達到了22萬戶。為了讓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溫暖,我市規劃了“十一五”期間城市集中供熱的藍圖。到2010年,市內四區和嶗山區的熱化率將達到73%,比現在翻一番。加快熱源發展、提高熱化率是今后幾年我市集中供熱要做的一項重點工作。今年將積極推進六大片重點熱源和管網建設,加快推進以熱電聯產為主、大型區域鍋爐為輔助、清潔能源為補充的供熱體系,進一步縮小城市南北和新老城區供熱差距,提高老城區熱化率。在城市西、北部建設大型熱源,向市區東、南部和中心區域供熱,形成西熱東輸、北熱南供的格局,逐步實現新建供熱不欠賬、老賬逐年還的目標。今年市內四區新增供熱能力1100萬平方米,新增供熱面積40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