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訊 創建高績效機關,促進機關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邁上新的臺階,必須以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建立高水平的績效管理作保障。
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把政府職能切實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 務上來,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要繼續完善行政管理決策機制。建立健全重大決策聽證、咨詢等各項制度,深化“我為青島發展獻計策”市民建議月、市民議事廳和“網上對話”、“行風在線”等活動,集中民智,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形成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民主決策機制。
要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繼續推行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完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不當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工作,嚴格執行行政賠償和補償制度,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的行政執法體制。
要完善行政管理監督機制。廣辟監督渠道,強化對決策、執行環節的監督,按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政務目錄公開,完善人大、政協、司法機關、人民團體、輿論依法監督的機制。
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精兵簡政,下放權力,減少層級,合理設置機構,實現機構和編制的法定化。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公共管理和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同時要減文、減會、減應酬,減少各類評比表彰,降低行政成本。精簡審批,改進審批形式方法,采用先進審批技術手段,大力推進網上審批、并聯審批、集中審批等,完善大企業服務“直通車”。
要建立高水平的績效管理,使機關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引入和施行以績效管理為主,兼容目標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標桿管理和平衡計分卡等先進管理手段和方法,圍繞計劃目標、實施監督、評估考核、追蹤反饋的基本程序和階段形成循環,實施績效管理。績效的計劃目標,要形成內在相互關聯、科學簡明的體系;績效的實施監督,堅持內部和外部、領導和群眾、有權和授權、渠道和效力同時存在;績效的評估,做到科學、真實和導向正確;績效的追蹤反饋,要迅速、有效和適度。
要將績效管理延伸至處室、公務員,提高處室能力。結合工作職責和分工,制定出各自的高績效目標、標準,將各項工作從質量、時限、滿意度和成本等方面進行量化規范。完善日常監控和月總結、季測評、年度考核,考核到處(科)室、個人,并進行排序,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干部、評先樹優等重要依據。考核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要實化、細化、行為化。
要優化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對原有組織架構和權力運行結構進行優化調整。按照法規欄、責任人、流程圖、時間表等內容,再造內部工作流程,完善工作規則,突出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要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堅持科學、民主、法治、服務、公開、效率、監督、考核等原則,使規章制度逐步規范化、全覆蓋。堅持行之有效的首問責任、服務承諾、限時辦理、ab角、自查自糾等制度,靠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