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訊 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舉行全市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電視電話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夏耕在會上強調,要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圍繞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建立健全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體制和機制,逐步形成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市委副書記張若飛主持會議。會議傳達貫徹了中央、省關于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并對我市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夏耕在講話時指出,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重大部署,明確提出要在社會生產、建設、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省委、省政府近日也召開了全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現場會,對我省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今年以來,圍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重要決策和部署,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發展循環經濟、集約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建設節約型社會,分別作了專門強調和部署。各區市、各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職能,迅速進行了扎實、有效的貫徹落實,使我市節約型社會建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取得了初步成績。
夏耕強調,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在指導思想上,要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圍繞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建立健全促進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體制和機制,逐步形成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工作目標上,到2006年底,健全完善資源節約的規章制度和辦法標準,初步形成全社會自覺節約資源的機制,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資源節約綜合管理體系、法律監督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萬元gdp能耗降到0.85噸標準煤,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由目前的75%提高到85%以上,增量土地集約化利用達標率達到100%,全市建設節約型社會各項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上,力爭領先。在工作措施上,要突出抓好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結構調整,建設節約型產業體系;推進技術進步,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增強支撐能力;堅持節約辦奧運;建設節約型政府。
夏耕最后強調,要加強領導,完善機制,務求節約型社會建設取得實效。要制定完善建設節約型社會責任考核體系,切實落實資源節約的工作責任制。要加強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結合制定“十一五”規劃,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的政策法規體系。要努力營造全社會的資源節約氛圍,加強宣傳教育,正確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充分發揮群眾組織作用,做好資源節約培訓工作。要及時總結推廣節約型社會建設中的經驗和典型,創建一批節約型企業、學校、社區、機關,充分發揮示范作用。要抓好組織協調和工作落實。
市領導王新春、吳經建、閔祥超出席會議。副市長吳經建代表市政府分別與全市機關代表、全市企業代表簽訂了節約責任書。市政府、青鋼集團、團市委的代表,分別向全市機關、企業、志愿者和廣大青少年發出節約倡議。各市、區設分會場收聽收看了會議實況。 (市政府接待辦圖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