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舞臺上演繹新精彩
——關于青島謀求現代服務業發展新突破的觀察思考之三
如果說,發生在上個世紀的制造業全球化是一支“傳統舞曲”,那么,當前日益興起的服務業全球化則可以看作是一支“現代舞曲”。
面對奔涌而來的服務業全球化浪潮,在制造業領域不斷壯大的青島,能否抓住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機遇,快速融入世界經濟的洪流,將直接關系到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水平與速度。
服務業轉移大潮奔涌而來
上個世紀的經濟全球化是以制造業來打頭陣的。中國憑借人力、資源成本優勢在世紀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通過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一舉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加工廠”。本世紀初,世界產業開始出現第二次大規模的梯度轉移,也就是服務業的轉移。
新一輪服務業轉移大潮從何而來?專家認為,服務業全球化不是一個孤立現象,而是制造業全球化進一步加深的結果,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有著多方面的深刻原因。首當其沖的就是生產的國際化帶動了服務的國際化。隨著制造業全球化的整體推進和不斷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一些發達國家的生產性服務業也日益全球化,并隨之出現了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浪潮。
與此同時,以IT為主導的高新技術在世界服務業中的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從而使服務業國際分工全面深化,為服務業跨國轉移奠定了基礎。而服務業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則迫使跨國公司通過服務業跨國轉移,來進一步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
進入新世紀,服務業全球化初見端倪,并呈現新趨勢:一是服務業跨國公司迅速擴張,成為推動服務業全球化的主體。二是服務業跨國投資增長迅猛,服務業跨國購并大潮迭起。三是服務業信息化、現代化加速,大大提高了服務業的可貿易性,促進了世界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四是國際服務離岸外包異軍突起,發展前景廣闊。五是服務業跨國轉移由制造業追隨型逐步向服務業自主擴張型轉變。
借助“外力”推進服務業升級
面對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機遇與挑戰,我國部分城市迅速調整開放戰略,積極創造平臺,承接服務業轉移,發展服務外包,以期在從世界“加工廠”向世界“辦公室”的轉變中贏得先機。
青島近幾年也逐步將開放的目光聚焦于服務業,及時提出了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推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新戰略。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識:加快服務業利用外資,引進跨國服務公司、國際經營理念、國際行業規范和國際化服務人才,不僅可以大大提升青島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而且也將加速青島產業、市場接軌國際經濟,推進經濟國際化的進程。
目前,我市外商投資服務業發展迅速,但無論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比重仍然比較低,存在著較大的增長空間。在服務業中,外商在青投資的結構也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和傳統的商業服務業,在許多現代服務業領域投資還很少,如金融證券業、中介服務、信息服務、創意產業、會展等領域。
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我市還需要深入研究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新趨勢、新變化,向上海等先進地區學習,突出重點,全面提升服務業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要進一步出臺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新政策,整合全市招商力量,實施專業招商,促進服務貿易大項目順利進展。
要在服務業上與世界“巨人”握手,還必須創造一個能夠與之對話的平臺。相比之下,發展外向型現代服務業對投資環境的依賴程度更高。外商前來投資發展制造加工項目,主要看重的是成本較低的土地、勞動力和原材料等;而服務業則不然,它更傾向于對社會、市場等綜合環境的依賴。所以,提升我市對外資服務業的魅力指數,首先要以優良的政務環境和服務效能,為服務業利用外資營造更好的環境。這其中包括進一步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效能,強化審批“一條龍”服務,加快建立服務業利用外資審批“綠色通道”;進一步加大服務業外資項目在土地供應、稅費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力度等等。
奮起直追加速服務外包發展
在參與國際服務業分工中,承接服務外包不啻為一條捷徑。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務外包?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朱曉明點出了服務外包的核心理念:“做你做得最好的,其余的讓別人去做?!?BR> 正如全球暢銷書《世界是平的》所指出,“外包是世界平坦化的顯著特征”。目前國際服務外包異軍突起,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日趨專業化,紛紛把后勤辦公、顧客服務、商務業務、研究開發、咨詢分析等外包給新興發展中國家,使之漸成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熱點。全球外包市場以每年30%—40%的速度遞增,其發展勢頭可謂兇猛。
服務外包的發展已引起國家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去年,商務部啟動了“千百十工程”,即“十一五”期間,在全國建設10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推動100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將其服務外包業務轉至中國,培育1000家獲得國際資質的大中型服務外包企業。今年3月,商務部又提出,今后要將服務外包業務列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鼓勵類,并將其列入國家支持和扶助主要對象所在省、市優勢產業指導目錄。
面對承接服務外包的大好機遇,我市如何迎頭趕上?市外經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青島業已提升的信息基礎設施和產業支撐,為將來發展外包和離岸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而當前我市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制定扶持措施,高起點規劃外包發展藍圖。應組織相關部門統一規劃協調服務外包發展戰略,制定一系列涉及人才引進與培養、資金支持、基地建設、跨國外包公司引進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動具體實施。
實際上,從與日本、韓國相鄰及我市與德國的歷史淵源來看,我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面對日韓軟件市場,特別是處于軟件外包量第二位的日本,我市軟件產業國際化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據介紹,2006年我市軟件產業產值145億元,同比增長38.1%;涉及軟件企業數量達到463家,同比增長12.4%。
除了軟件外包之外,近幾年興起的BPO(業務流程外包)業務也是我們今后的主攻方向。時下,BPO正勾勒出一幅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辦公室”的畫面。在這方面,青島已成為大韓航空中國區呼叫中心的唯一合作通信運營商,青島朗訊研發中心則是朗訊全球9個直屬的國際研發中心之一。這都為青島今后發展BPO業務奠定了基礎。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輪被信息技術催化的、以服務業打頭陣的經濟全球化中,青島能夠準確找到自己的位置,快速融入全球服務業產業鏈,不斷實現從“體力”向“智力”的轉化,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