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訊 李滄區嶗山電子儀器總廠的趙晨旭工程師是小有名氣的“發明家”,其主持設計、開發的6項新產品獲市級科技成果獎1次、區級科技成果獎2次。原為甘肅省嘉峪關市環境監測站站長的他,是被李滄區重視人才的舉措所吸引,放棄鐵飯碗、不遠千里來到這家電子儀器廠,并帶動該企業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環保監測儀器專業生產廠家。據李滄區人事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08年該區共引進各類人才6848人,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
在李滄區,重視人才不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扎實的工作中。“人才引進工作我們一刻也不敢放松,光是參加北京、西安、武漢等全國各地和在青島市舉辦的大中型人才交流會就達到每年上百次?!睋顪鎱^人事局的負責人介紹,除參加各類人才交流會外,李滄區還先后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了對外服務面積達3100平方米的李滄區人才交流服務大廳,良好的環境吸引了眾多優秀人才前來“角逐”。與此同時,網上人才交流平臺——“李滄人才網”順利開通,目前已免費注冊企業用戶618家、個人用戶5517人,發布招聘信息570條、應聘信息4001條,充分發揮了網上人才市場的作用。
引才重要,留才難。前幾年,由于戶籍政策的限制,轄區內某企業聘請的總工程師郭偉等一批優秀人才無法落戶,對他們的工作、生活產生了諸多影響。為留住這些人才,在幫助企業做好安撫工作的同時,區人事局積極同上級部門溝通協調,通過努力終于為郭偉等26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辦理了落戶手續和《人才居住證》,打消了他們的顧慮,穩定了人才隊伍。針對部分群眾經常利用午間休息時間外出辦理個人事務的情況,區人事部門專門開辟了“午間服務窗口”,午間休息時間安排人員值班,及時為群眾提供各種服務,受到了普遍歡迎。圍繞招商環境建設,區人事、外經等部門通力合作,將羅地亞白炭黑公司、成信馬達等外資企業納入了“直通車”服務范圍,使這些外資企業不出李滄區,即可辦理人事代理的一切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