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以來,經過全市上下的深入研究和討論,目前已形成了廣泛共識。這是一項惠及全市人民、事關青島未來發展的戰略決策。當前,這一戰略的總體框架和主要思路已經形成,概念愈加明確、要點更加清晰。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進一步強化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統籌規劃、有序推進、重點突破,扎扎實實做好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各項工作。
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是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的重要舉措。“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戰略,以膠州灣為依托,以主城區和黃島區、嶗山區、膠州灣北岸三個輔城為支撐,把環膠州灣地區打造成城市核心圈層;以即墨、膠州、膠南為內圈層;以萊西、平度及臨近的海陽、萊陽、高密、諸城為外圈層。與此同時,依托濟青高速、膠濟鐵路,形成中心城區——膠州——平度——濟南發展軸,重點發展膠州市、平度市,并與半島城市群的濰坊、淄博、濟南相協調。依托藍煙鐵路、青威高速、煙青一級公路,形成中心城區——即墨——萊西——煙威發展軸,重點發展即墨市、萊西市,并與半島城市群的煙臺、威海市相協調。依托同三高速、204國道,形成中心城區——膠南——日照發展軸,重點發展膠南市,并與半島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協調。這種“三個圈層”、“三條軸線”的發展布局,將促進各圈層的合理分工和有機協作,積極實現與半島城市群的區域性戰略合作,構筑經濟協作、錯位競合、互補配套的區域統籌發展模式,從而可以更好地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在山東半島乃至沿黃流域等更廣闊區域帶動建立“資源共享、產業互動、錯位增長、一體化發展”的合作共贏新格局,促進青島在新起點上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同時推進山東半島區域一體化進程。
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是拓展發展空間、提高城市承載力的最優選擇。經過30年的開發建設,青島老市區招商引資、大項目建設受到極大制約。而擁灣發展、開發濱海新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土地瓶頸制約,新增的上百平方公里可開發用地,必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一是更有利于行之有效地推進老企業調整改造,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空間載體;二是可以更好地促進統籌城區協調發展,做強主城區,做大新城區,從根本上解決城區南北差距、東西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形成高品質的生活環境,為老城區人口疏散和新城區人口聚集拓展空間;三是能切實增強集約化和內涵式發展能力,進一步挖掘土地資源潛力,提升基礎設施集約化利用程度,徹底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優化提升老城區,建設發展新城區,帶動老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這些舉措為廣大市民的安居樂業提供了更優更佳的人居環境,對于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縮小南北差距,促進城市協調均衡發展都具有無比深遠的重要意義。
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是提高青島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從城市發展的規律來看,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中國的大部分城市都正迎來自身發展的“平臺期”,如何進一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是所有城市都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課題。對于青島而言,濱海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始終是這座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戰略,主要圍繞膠州灣建設發展城市組團,將使青島獨特的濱海城市風格和人文特色沿膠州灣延續和放大,形成環灣型城市景觀,將進一步提高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集聚產業高端要素的能力,對青島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將發揮重要作用。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城市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是對城市發展面貌的又一次深刻重塑,是對城市資源的又一次高效的整合,是對城市競爭力的又一次強力的釋放,是對城市發展水平的又一次大幅的提升。青島將因此實現一次新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