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青島旅游,按照過去的印象,往往是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但青島旅游的優質資源卻不僅限于此,隨著即墨、開發區這一東一西兩個衛星城旅游資源的挖掘,隨著冬季旅游市場的開拓,青島旅游產業鏈在空間和時間上開始拓展。游客來青島選擇更多了,停留時間拉長了。
即墨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183公里的海岸線上,大海和溫泉交相輝映,十里沙灘綿延不絕,24個島嶼環抱海岸,36座山峰層巒疊嶂。溫泉和滑雪資源填補了青島地區的旅游空白,僅溫泉項目年上繳稅金就達3000多萬元。隨著2008年奧帆賽的舉行,以及天泰山海泉綜合開發、香港中旅青島海泉灣度假城等20多個重點項目的引進建設,即墨旅游業發展正進入黃金期。
如今,即墨市編制完成了《即墨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目標,重點培育和完善度假旅游、觀光旅游、海上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商貿旅游、體育旅游、科教旅游“八大系列旅游產品”,構筑起了符合即墨實際的旅游產業布局。
在青島的西海岸,風景一樣迷人。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去年斥資4億元建成了唐島灣海上休閑公園,項目完全按照國際一流標準修建,擁有10公里長的海岸線,1000公頃的海域面積。一批五星級酒店、商務會所,以及海上運動項目也將紛紛在這里落戶。
以高端定位發掘旅游資源,使得擁有金沙灘、小珠山等旅游點的開發區越來越吸引人。今年上半年,旅游人數已達106萬,超過去年全年總和。
在東西呼應、拉伸旅游產業鏈的同時,一批大項目的建設也在時間上拓展了產業鏈。即墨滑雪場、溫泉的綜合開發被國際旅游組織稱為冬季旅游的最健康旅游組合產品,而青島海底世界、極地海洋世界則消除了天氣對旅游的影響,這些項目為游客在不同季節來青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標板:隨著旅游產業鏈的提升、完善,青島旅游業變得更加完整了,2006年,我市旅游業實現收入325.2億元,國內外游客達到2886.45萬人次,青島旅游正以朝氣蓬勃的活力,吸引著五湖四海的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