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援川救災工作新聞發布稿(2008年6月19日)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8-06-19
來源 : 市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各位新聞界朋友、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這是我市援川救災工作舉行的第二次新聞發布會,主要是通報我市前一階段援川救災工作情況。
進入6月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委、市政府根據援川救災工作面臨的新形勢,進一步加強了對全市援川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目前,市委已先后三次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援川救災工作,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把援川救災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以災區的需要為命令,不講條件、不惜代價,全力以赴做好支援北川災區的各項任務。市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召開五次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閻啟俊和市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市長夏耕分別聽取我市援川救災工作匯報,并對援川救災總體工作作出具體安排。端午節前夕,市委、市政府向赴北川援建活動板房的工作人員發去慰問信,勉勵前方人員繼續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團結一心,堅持戰斗,與災區人民一道,為抗震救災工作再立新功。在援川一線工作的同志們備受鼓舞。在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援川救災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一、全市上下愛國熱情高漲,捐贈款物創歷史新高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一個多月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廣大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的熱情空前高漲,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截止6月18日,全市累計接收捐贈款物53172.97萬元,接近1998年抗洪救災捐贈數額的3倍。其中:捐款47673.91萬元,捐物折款5499.06萬元。
按捐贈渠道劃分:(1)各級民政部門、紅十字會、慈善總會接受捐贈款物47672.77萬元。其中:民政部門接收捐款9832.93萬元,捐物折款2020.57萬元;紅十字會接收捐款22881.3萬元,捐物折款2929.81萬元;慈善總會接收捐款9655.25萬元,捐物折款352.91萬元。(2)全市黨團組織和工會捐款4482.33萬元,其中:15.66萬名黨員繳納特殊黨費4224.52萬元(繳納1000元以上的黨員15476名),10萬名共青團員繳納特殊團費65.89萬元,各級工會組織“重建家園、再獻愛心”捐款191.92萬元。(3)在援川救災工作初期,社會各界自行向災區捐贈款物1017.87萬元,其中:捐款822.1萬元,捐物折款195.77萬元。
市國資委監管的29戶國有大企業捐款5505萬元,捐贈物資價值278萬元。其中:青島港集團1824萬元,青鋼集團1485萬元。外資、民營企業積極施援,其中即發集團250萬元。全市捐贈100萬元以上的企業35家,許多企業已多次捐贈款物。
6月份以來,我市捐贈款物情況呈現捐贈人意向明確的特點。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親赴北川災區考察后宣布,向災區再捐贈1750萬元,用于定向建設魯川海爾希望中學和希望小學。目前,海爾集團通過各種方式累計向災區捐款已達3810萬元。青島頤榮置業有限公司在獲知我運輸直升機機組人員遇難消息后,立即出資50萬元捐助遇難機組成員家屬。
二、板房建設成效顯著,一線工作順利開展
根據省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的安排,我市幫助北川縣曲山鎮和陳家壩鄉建設活動板房。市政府副市長胡紹軍兩次帶領我市建委、經貿委、交通委、民政局等部門赴北川,現場研究部署安裝工作。市建委組織我市援建隊伍,在災區余震不斷、生活條件艱苦的環境中,展開了活動板房及配套設施安裝工作。
1.板房生產安裝快速推進。截止6月18日,我市共生產活動板房7862套,啟運3850套,運至前方工地3450套;完成板房安裝1866套,已提前3天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市的第一期1750套活動板房的建設任務。在北川規劃安裝板房4650套,總建筑面積10.23萬平方米。累計完成回填土石方1.6萬立方米,平整場地7萬平方米。針對北川縣山高坡陡、平地很少的實際情況,為利于土地復墾,有效保護耕地,我市在活動板房室內地面建設方面,采取了自下而上為防潮氈——磚塊——地板革或薄水泥的方式。近日,中組部、省政府等領導先后來到我市援建點北川縣曲山鎮和陳家壩鄉,親切慰問我市奮戰在抗震救災一線的干部職工,并對我市活動板房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配套建設有序進行。目前,已完成配套公共設施的施工圖設計工作,對板房配套的240個集中供水點、垃圾收集點和公共廁所建設的費用和所需原材料完成了測算。陳家壩安置點所需配套公共飲水點、公共廚房、公共衛生間、淋浴間的材料已運抵現場,正在進行四種配套樣板間的建設。2706套安置房室內電器配套材料已運抵現場,已完成600余套安置房的電器安裝。
3.后勤保障不斷改善。目前,我市進駐北川前線援建人員已近600人。市援川辦根據前線援建工作的需要,及時協調解決了交通、通信等問題。目前,在施工現場調集的大型機械及運輸、指揮、生活車輛已達70臺。青島警備區援助的2臺野戰炊事車和人員使援建隊伍吃上了熱熟飯菜,青島移動、聯通公司為前方援建人員提供了手機免費通信服務。市衛生部門提供了價值7.7萬元的預防和消殺藥品。前線人員的后勤保障條件正在逐步改善。
4.全力做好運輸保障。市經貿委下發《關于做好抗震救災物資生產企業保電工作的緊急通知》,全力保障援川物資生產電力需求;聯系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確定了一批為援川物資車輛定點的加油站。市交通委加強與鐵路部門的協調,開通了我市至綿陽的救災物資專列,并組織37部汽車負責由綿陽至北川的物資轉運,保障了援川救災物資的運輸暢通。市民政局會同市經貿委、物價、質監等部門,確定了活動板房內配套生活用品生產和供貨企業名單,并建立了配套生活用品等援川物資生產企業日報制度,確保配套設施生產供應。
三、前方救援車隊艱苦奮戰,來青傷員得到妥善救治
在援川救災過程中,我市廣大醫護工作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忠于職守、勇于奉獻,扎實做好醫療支援和傷員救治工作,為我市援川救災提供了有力的醫療保障。
1.救援車隊圓滿完成任務。根據上級指令,我市衛生系統由19名同志9部急救車組成的救援車隊,從5月16日到達災區后,共在地震災區連續工作了20天。全體人員發揚不畏艱險,連續作戰的精神,多次圓滿完成運送傷員、接送專家、運輸物資等急難險重任務,共轉運傷員、轉移群眾、接送專家678人次,緊急救護6人次,下鄉巡診24次,出動車輛312臺次,累計行程72000多公里,在川2名保健醫生共為我市前方援建隊伍診療46人次,圓滿完成了赴川抗震救災醫療救援任務。6月11日,救援車隊根據省、市援川救災領導小組的安排,已有1輛急救車轉赴北川,承擔我市赴川人員疾病預防和衛生保健任務,其余8輛急救車于6月11日返回青島。
救援車隊在災區期間的工作,受到山東省衛生廳領導、山東醫療隊專家、地震災區群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并被省衛生廳推薦為全省抗震救災先進集體。他們同我市公安特警、消防干警及其他援川救災人員一起,在抗震救災一線展示了青島人民的光輝形象,為島城增添了光彩。
2.積極救治災區來青傷員。我市共接收災區傷員71名,各接診醫院為每位傷員成立了由專家、主治醫生和護理人員組成的醫療護理組,為傷員提供精心的醫療服務。截止6月18日,已為32名傷員實施手術,傷員術后恢復良好,危重傷員由20名減少到現在的2名。根據衛生部下發的傷員出院標準,已有16名傷員出院并平安返鄉。
3.提供優質溫馨病房服務。為保證來青傷員的心理健康,我市專門成立了心理衛生專家隊伍,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情緒疏導和心理輔導工作。認真安排好65名病人家屬的日常生活,為他們提供了宿舍并專門調配營養師制定川味特點的食譜。團市委、市衛生局、市紅十字會、市志愿者協會等成立了1332人的醫護志愿者隊伍,先后開展了“貼心關愛”、“川音關愛使者”、“傷員在青溫馨影像志愿傳遞”、“關愛心靈心理輔導”等特色志愿服務,受到了傷員和陪護家屬的一致好評。
四、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援川救災頻掀高潮
地震發生后,我市社會各界對援川救災工作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感,紛紛開展各種活動,在島城不斷掀起援川救災工作的高潮。
1.教育部門妥善安排災區學生入學。開辟了災區學生來青就讀“綠色通道”,對來青投親靠友的災區學生,堅持四個原則:一是以公辦學校為主,二是就近安排入學,三是掌握年級平均班額,四是建立臨時學籍,簡化入學手續,免收學習費用。全市共接收災區學生237名,分布在12個區市的115所學校和幼兒園。各學校在安排好災區學生學習的同時,積極開展心理輔導,幫助災區學生正視災難,調整心態,樹立信心。現在這些學生情緒良好,已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
對北川縣曲山鎮和陳家壩鄉5所中小學尚未復課的1872名學生,經與當地政府研究協商,決定由我市為前方學校提供課桌椅、電腦等教學設備、學習用品和運轉經費,學生就地安排復學。目前,教學設施正在聯系采購,確保5所學校秋季正常開學。
2.群團組織廣泛發動奉獻愛心。市委宣傳部、團市委、紅十字會、婦聯、教育局等部門5月31日組織了“六一”賑災義演活動,募集捐款1957.6萬元。市總工會發起了工會會員每人捐1元錢活動;各級團組織在全市團員中開展了繳納特殊團費活動;各級婦聯積極組織開展捐贈;兒童節期間,市少工委等單位以“山海同脈、童心祈福”為主題,開展了與災區兒童聯歡的活動。
3.新聞媒體唱響援川救災主旋律。地震發生后,市委宣傳部立即組織青島日報、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市主要媒體9名記者組成的報道小組趕往災區,對抗震救災工作進行現場報道。其他新聞媒體也積極部署援川救災的宣傳工作,紛紛開辟援川救災工作宣傳報道專欄,派出一線報道隊伍奔赴災區。截止目前,我市共有28名記者先后奔赴災區。各新聞媒體全力以赴報道我市在川特警、消防、醫療隊伍的英雄事跡,報道我市加班加點生產板房的主要情況,報道我市各行各業在援川救災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表現出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地震部門積極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及時澄清地震傳言。各媒體共刊發專欄報道700余篇,營造了“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的良好輿論氛圍。
五、規范管理捐贈款物,完善使用審批流程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加強對捐贈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有效的管理規范和工作流程,以保證捐贈款物的使用程序合法、去向明晰。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和中紀委、省紀委《關于加強對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管的通知》精神,市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先后發出了《關于加強抗震救災捐贈資金管理的通知》、《關于加強對援川救災物資采購監督管理的意見》、《關于上解援川救災捐款資金的通知》等文件,對援川救災捐贈資金管理、板房建設后勤保障資金管理、救災物資采購監督管理和援川救災資金上解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實現了捐贈資金的“收支兩條線”,保證了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的規范透明。要求救災物資的生產采購,必須經過市財政、物價、審計、監察、質監等部門的審核把關,市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領導批準,并將撥付使用情況向社會公布,隨時接受社會監督。《關于加強支援北川災區活動板房建設后勤保障資金管理的通知》規定:我市赴川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生活、工作等費用,不得從救災捐款中列支。市財政專門撥出200萬元,用于前方人員的工作經費。
市援川辦對援川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流程進行了規范。明確規定捐贈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過四個主要環節:一是資金需求由具體承辦部門依據省、市援川辦有關規定和災區需要向市援川辦提出書面申請。二是規定涉及活動板房及土建部分等方面的采購合同由市建委與生產供貨單位簽訂合同;板房內生活用品的配套等其他物資的采購合同由市民政局負責。三是規范資金撥付方式,由市民政局、紅十字會、慈善總會負責提出資金撥付意見,市財政局負責撥付資金;資金的撥付必須由資金使用單位和市監察、審計、物價、財政部門的領導簽字,并報市援川救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審批后執行。四是按照“誰簽合同誰組織驗收”的要求,由合同簽訂單位組織質監、物價、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根據相關職責對物資進行現場驗收,并出具現場查驗的證書。這些措施,有效保證了援川救災款物的規范使用。
在嚴格救災資金使用監管的同時,建立了援川救災資金使用審計制度,加大對救災捐贈款物的跟蹤審計力度。市審計局已先后三次對我市接收和使用捐贈款物情況進行了審計,未發現貪污私分、截留克扣、擠占挪用等問題。
截止6月18日,我市撥付救災資金和物資的主要情況如下:
從援川救災資金累計撥付看,已達13781.5萬元。其中:撥付財政資金4022萬元,包括:中央財政補助活動板房資金3500萬元,上劃省政府抗震救災款300萬元,支付赴川人員保障經費200萬元,購置援川發電機6萬元,支付赴川建設人員服裝購置費16萬元。撥付捐贈資金9759.5萬元,包括:定向支援四川東方汽輪機廠重建50萬元,購置活動板房8628萬元,活動板房場地建設費用600萬元,援助災區物資和傷員補助481.5萬元。
從板房生產安裝資金撥付看,已達12128萬元。其中:根據上級要求,我市第一批板房生產任務為7000套,加公共配套設施共8288套,合同金額7150萬元,平均每套價格為8626.9元,預付款6224.4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第二批共5000套,加公共配套設施共5760套,合同金額6220萬元,平均每套10798.6元,預付款5903.6萬元,已撥付2500萬元。
從醫院救治傷員費用看,截止6月16日,71名四川地震災區傷病員住院醫藥費用共計111.51萬元。其中:床位費4.12萬元,診查費1.54萬元,一般檢查治療費7.42萬元,醫技診療費21.64萬元,臨床診療費6.87萬元,醫用材料費23.88萬元,手術設備費0.81萬元,藥品費42.11萬元,輸血、煎藥等費用3.12萬元。按照有關規定,各醫院共減免17.44萬元,實際應撥付醫藥費94.07萬元,加各接診醫院用于傷員及家屬食宿、生活用品和返程交通費13.98萬元,財政共需撥付108.05萬元。經市衛生局審核,物價、財政、審計部門已進行審計,每位傷員的救治費用清單,已通過青島政務網援川救災專題“信息公開”欄目向社會公布,公眾可以登錄查詢監督。
從板房配套設施費用看,與10家企業簽訂了21種配套物品供貨合同,合同金額640.54萬元。已發送第一批價值93.79萬元的500套室內生活物品。所有配套設施的費用清單已在青島民政網上公布。為北川中學采購配套課桌椅1000套、黑板36塊,共計17.47萬元,即將啟程發運。
從捐贈物資的調撥情況看,截止6月18日,累計調撥帳篷2680頂,防雨布類20.1噸,衣被25.837萬件,食品9.5噸,瓶裝飲用水17噸,藥品折款770.3萬元,還有挖掘機、推土機、AGR給水管、防水雨布、鞋子、不銹鋼碗等物資。
六、下步工作打算
最近,中央召開了各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國務院下發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汶川地震恢復災后重建對口支援方案》、《國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工作方案》等指導性文件。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昨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領導干部會議,傳達貫徹了中央和省重要會議精神,對我市援川救災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
下一步,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工作將轉入新的階段,即對口支援災區恢復重建階段。我市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精心規劃、精心組織、精心實施”的要求,與災區黨委、政府密切合作,抓緊完善領導工作體制,建立災后重建長效工作機制,積極做好災區重建規劃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堅持科學規劃、分步推進,確保災區重建工作能夠有重點、分步驟、高質量地進行。
幫助北川重建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門各單位已作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在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方面,確保災區恢復重建工作的可持續性。
在這里,我們向一直關心支持援川救災工作的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也請全市人民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災區,共同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早日重建家園。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