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青島11月3日電 三位年過六旬的浙江游客到青島海底世界游覽,由于不知道按海底世界的規定可以享受半價優惠,每個人都買了100元的全票。正在門口檢票的王莉主動將優惠規定告訴了三位游客,幫他們換票退款,并陪伴他們一起游覽。王莉的行為讓三位游客既出乎意料又大為感動,事后他們一起給青島市市長寫了一封信:“我們向您和青島市民表示感謝!”
王莉從此被大家稱為青島海底世界“微笑大使”。她做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為城市贏得了“大形象”。近幾年來,青島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總抓手,大力實施“培育城市精神”“推進人文奧運”“創建學習型城市”三大工程。廣大青島人群起響應,一個個感人的人物、故事就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輝耀著青島這個文明城市的大形象。
“微塵”自10月16日獲得第二屆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稱號后,已經成為青島無價公益品牌,成為文明的青島人的代名詞。“微塵”原是青島的一名女性,她的善舉首次引起青島媒體關注是2004年底印度洋發生海嘯時。此后,“微塵”影響了一批人,青島紅十字會此后收到的434筆社會捐款中,不透露姓名的占一半,以“微塵”、小小“微塵”、微粒等名義進行個人捐款的占到了十分之一多。眾多青島人開始以“微塵”的名義弘揚人道、博愛和奉獻精神。以下是“微塵”一筆又一筆的捐款原始記錄:“微塵”在非典時期捐款兩萬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萬元,為白血病兒童捐款1萬元,湖南災區捐款5萬元……連駐青的外國友人也加入到了“微塵”群體中,他們捐款救助十余名貧困先天性心臟病兒童,20名白內障老人,為紅十字敬老院捐助輪椅10輛,捐款救助優秀紅十字青少年44名,捐贈價值15萬元衣物,救助白血病患者……
以上這些都只是青島人文明實踐的冰山一角。目前,青島市有近千人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占全國獲獎數的20%左右;非典期間,青島市民向北京獻血19.1萬毫升,占全國向北京獻血總量的四分之一。青島市永青苑社區居委會主任王愛真創建了“有事您就說、我來幫您做”社區服務品牌、創造了社區大融和。2萬多青島退休老人自愿組成文明巡訪團,督導社會文明、架起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被譽為“布衣欽差”。青島長途汽車站“情滿旅途”“交的是朋友、運的是真情”,感動了旅客,迅速走向全國,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成為我國道路運輸業的第一個注冊商標。大泊子村村民于桂霞為了讓剛入伍的兒子安心當兵,向兒子隱瞞了丈夫去世的消息,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兵媽媽”。其他如主動捐獻造血干細胞的23歲護士謝振華和“后來人”王安正、李梅、王愷,10年無償獻血數十次、達1.5萬毫升,最終含淚告別獻血車的萬雪芳,熱情服務的“公交張鋒”、承諾品真價實的“海濱小金”、“品牌護士———賈慧卿”等文明形象,似群星璀璨、數不勝數。
群眾行動起來,青島的市政機關自然不甘落后:去年8月7日,青島五四廣場格外熱鬧,青島市直機關的64個部門,近千名公務員在這里向市民面對面地推介他們的54個服務品牌。現在,走進青島市政府辦公樓,社會與勞動保障局的“真情相助”、人事局的“人誠事公”、青島市統計局的“市情信達”……幾乎每一層樓都可以看見醒目的政務品牌,前來辦事的“主人”享受到“公仆”的“忠誠服務”。
如日月相隨,似群星燦爛,青島這顆耀眼的明珠時時折射出文明的光芒。不斷涌出的文明形象,不斷地給青島人打上了文明創新的烙印,改變著青島人傳統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而青島人則以一種“澆水護苗”的責任感回饋著這座“文明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