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青島市榮獲了“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成為全國首批十二個文明城市(區)之一。這是我國繼1999年和2002年表彰兩批121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區)后,第一次優中選優地給少數城市(區)戴上“全國文明城市(區)”的桂冠。對島城來講,應該說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說它沉甸甸,因為它是島城市民用雙手托起的。此次創城既是對島城軟件和硬件環境的一次大考驗,同時也是全國范圍內各類城市間的一次大展示、大檢閱、大比拼,其層次之高、領域之寬、要求之嚴、范圍之廣、競爭激烈程度之強都是前所未有的。正是由于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搞“創城”,島城各行各業齊心協力迎“創城”,廣大市民萬眾一心助“創城”,使島城“創城”終于結出碩果。
說它沉甸甸,首先是因為它是多年創城工作的結晶。回顧我市創城工作,早在1993年,我市便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創建文明城市的目標: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最大的民心工程來抓,把人民群眾歡迎、滿意、高興作為創建工作的最高標準,開始在全市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活動。12年來的文明城市創建,為青島提供了發展動力,提供了更多改革機遇,提供了更多自我展示的平臺,同時也使更多生活在青島的人分享到創建文明城市帶來的豐碩成果。
說它沉甸甸,是因為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文明城市是個開始,是個新起點。正如一位市領導所說的,創建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不僅僅是為了拿這個“稱號”,更主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形式,這樣一個平臺,促進政府機關和服務部門的辦事效益、服務水平、服務能力有一個新提高,促進城市環境、面貌,特別是全體市民的文明素質和修養有一個質的飛躍。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后,并不意味著創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畫上了句號。前不久,盡管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還沒有公布,市有關部門就開始著手建立創建文明城市長效機制,現在6個專門調研組正在分頭進行城市管理、社區建設、市場環境、生態環境、領導體制、工作機制、測評考核的調研。
總而言之,這次創城活動取得的成功,既是對過去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成績的集中檢閱,也是繼往開來、繼續前進的新起點。我們應該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在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上下功夫;堅持面向群眾、服務群眾,在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上下功夫;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煥發創建熱情上下功夫;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在轉變作風、求真務實上下功夫,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把“全民創城、全民受益”作為今后創建文明城市永恒主題,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在新的起點上繼續開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