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 閻啟俊等主席團常務主席在主席臺就座 張若飛主持會議 夏耕作政府工作報告
青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今天上午在市人民會堂隆重開幕。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應到代表554名,出席全體會議的代表533名,符合法定人數。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閻啟俊出席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座,大會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張若飛主持。市長夏耕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共分三部分:2008年工作回顧;2009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2009年的主要工作。
夏耕首先回顧了2008年的工作。他說,一年來,我們經歷了歷史罕見、難以預料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在中共青島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胡錦濤總書記視察青島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國家和省的決策部署,適時調整工作重點,沉著應對各種困難,成功舉辦了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帆賽、殘奧帆賽,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報告》中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全面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圍繞“擴內需、促增長,調結構、上水平,重民生、保穩定”,著力加大投資、促進消費,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認真解決就業等涉及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上述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將著重做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上午,市長夏耕在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了2009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和著力做好的十個方面的工作。其中很多信息關系經濟發展大計和百姓生計。
報告·名詞解釋
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
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計劃用5年時間,在老城區范圍內,根據企業不同情況,進行分類調整:一是整體搬遷改造,主要是針對影響城市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存在安全生產隱患和環保問題難以治理的企業,不符合城市功能規劃和影響服務業發展的企業,以及老城區不能滿足其發展空間需要的企業;二是對符合城市規劃、環保和安全生產要求的企業,就地保留發展都市工業,或者就地轉型發展現代服務業;三是對嚴重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依法予以破產關閉。
報告·今年目標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04%,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過上年水平。
著重做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擴大投資消費需求,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二)全面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提高城市集約發展的空間潛力
(三)扎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四)統籌做好財政金融工作,加強經濟運行調度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六)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七)突出抓好就業和社會保障,不斷改善城鄉群眾生活
(八)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努力提升城市文明
(九)深化平安和諧創建工作,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報告·重點項目
地鐵高架供熱輸氣件件關乎民生
我市今年將開建或建成一批重點城建項目
力爭開建城市地鐵
今年將加快130個、總投資1170億元在建項目進度,新開工81個、總投資1080億元的重點項目,使項目總投資達到2250億元。
年內,力爭開工建設城市地鐵、黃島至日照鐵路、鐵路客運北站、董家口港40萬噸礦石碼頭等基礎設施項目,實施南車青島擴能改造等產業項目,上汽通用五菱發動機、北船重工海西灣造船基地等50個項目竣工。加快小麥島綜合改造等旅游項目建設。做好新機場的前期規劃論證。
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加大膠州灣海洋環境和濕地保護力度,對建設用地、海域和海岸線等空間資源進行戰略儲備。新建、完善沿海防護林20萬畝。規劃建設李滄濱海公園、浮山生態公園和太平山中央公園。實施嶗山水庫上游和李村河等市區10條河道截污整治。加快小澗西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努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做好新疆路高架重慶路改造項目前期工作
加快海底隧道、海灣大橋及接線、環膠州灣高速公路市區段拓寬改造等工程進度,做好新疆路高架、重慶路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完成濱海公路南段一期工程。強化質量意識、精品意識和保護意識,積極推進市南云南路片區、市北小港灣、四方濱海新區、李滄西部、膠州少海新城等重要節點的綜合開發。完善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配套政策,啟動10家企業搬遷改造。支持五市承接老城區企業轉移,促進省級工業園區和6個工業功能區突破發展。
開建第二條輸氣主干管道
積極推進寧東送電膠州接收站、虎山變電站改造等工程。推進城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用兩年時間,基本實現老城區主干道架空電線入地和污水集中處理。對市區50年以上的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加快華電熱電聯產、嶗山東億等熱源項目建設,市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普及率達到60%。開工建設第二條入市輸氣主干管道和環膠州灣天然氣管網。
開工建設北部醫療中心
開工建設北部醫療中心,完成國醫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主體工程。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善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配套政策,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確保奧帆博物館竣工開放
加快建設影視傳媒基地、國家動漫創意產業基地、市圖書大廈,基本建成青島大劇院,確保奧帆博物館竣工開放。
建成市體育館游泳跳水館
全面發展其他各項事業。高水平辦好第十一屆全運會青島賽區各項賽事。建成市體育館、游泳跳水館。
報告·民生政策
看看這些政策哪些與你有關
出臺政策鼓勵消費
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出臺鼓勵消費的政策措施,加快建設5大商貿集聚區、10大商業網點,改建一批特色街,完善社區便民商業設施。通過擴大消費信貸、發展租賃業務、健全中介市場等措施,促進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全面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健全流通銷售網絡,引導大型商貿企業向農村延伸,抓好一批重點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
補貼經營困難的企業
努力穩定和擴大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以項目擴大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培訓促進就業,全力保持就業穩定。健全失業預警應急機制,對經營困難的企業,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實施在職培訓援助計劃,引導企業穩定勞動用工,履行社會責任。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計劃,完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見習制度,鼓勵到基層、農村和中小企業就業。設立創業扶持資金,建立創業孵化基地,支持高校畢業生和社會各類人員自主創業。做好公益性崗位開發和儲備,幫助就業困難群體特別是城鎮“零就業家庭”有效就業。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民工用工余缺對接和技能培訓。加強勞動保障監察,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建5000套經濟適用住房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市區建籌廉租住房3000套,經濟適用住房5000套。
啟動12個“兩改”項目
啟動“兩改”項目12個,改造筒子樓40棟,整治舊住宅區4片,受益居民1.4萬戶。提高低保家庭廉租住房租金補貼標準。年底前,力爭建成保障性住房1.29萬套,使市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物配租、配售達到64%。竣工“兩改”項目25個,回遷居民2.4萬戶。今年起,以區市政府為主導,開展以農民宅基地置換經濟適用住房、向無宅基地農民配售經濟適用住房的試點。適應城市布局變化,適時開辟調整公交線路,新建2處市區公交停車場和8個農村客運站,逐步推行近郊線路公交化,切實提高公交運行質量和服務水平。
報告·去年成績
不平凡的2008 全市生產總值邁上4000億元臺階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2008年,是青島發展進程中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
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邁上4000億元臺階,達到4436.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2.4億元,增長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9元,分別增長14.6%和13.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4.7%;城鎮登記失業率3.01%;人口自然增長率2.62%。。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持續下降。
一年來,順應廣大市民的新期待,我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民生投入,使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對人民群眾承諾的12件實事全部兌現。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每人每月提高152元
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平均每人每月由1234元提高到1386元。提高失業人員保險金標準。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降低農民醫療費用自費比例。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面。研究探索城鄉養老、醫療保險的轉移接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