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推進
青島日報訊 2008年是市十四屆人民政府施政的第一年。去年以來,市政府始終把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造福人民作為第一責任,把依法行政作為第一準則,把廉潔勤政作為第一要求,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加快推進職能轉變,政府服務明顯改善。
在轉變職能上,突出抓好體制改革和職能轉變兩大重點。去年,市政府不斷推進管理體制改革,解決好部門職能交叉重疊、責任不清和事權分離等問題。按照社會目標優先于經濟目標的原則,優質高效地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其中,市內四區在22個項目中落實保障性住房8333套,完成54所學校的取暖設施改造工程并實現供熱,農村環境“五化”建設中硬化道路3200萬平方米,新增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象1276人等一批市辦實事的完成,極大改善了城鄉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在依法行政上,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創新審批方式、提供優質服務兩個方面。去年11月份,我市再次啟動新一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按照合法、合理、高效、便民和權責統一、監督有效的原則,共清理百余項。而對保留的審批事項,也將進一步減少審批環節,規范審批程序,實現審批的法定化和標準化。為切實加強政府立法工作,市政府還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3件,制定和修改政府規章5件。
在強化責任上,把公眾參與作為重點,給人民群眾更多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去年,市政府不斷拓寬群眾參與政府工作渠道,加大社會監督力度。其中,對60項《政府工作報告》任務目標和12件市辦實事實施了公開掛牌督辦模式,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并聘請了37名政務督查工作社會監督員對重要事項進行督查。此外,去年市政府修訂了《青島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信息公開和行政問責制度初步建立。抓好政府系統新聞發布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全年共舉行政府新聞發布73次。
在作風建設上,強化爭創一流的精神追求、強化政府的執行力、強化政府公務員隊伍建設。去年以來,市政府結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行主辦部門責任制,解決權責不清問題。同時,建立健全“首問負責制”、“首辦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制度。新一屆政府的服務形象首先從市長公開電話和各部門設立的公開電話抓起。其中,擴大實行“首問”負責制,市長公開電話實行“一話通”,對接聽的每一個群眾來話服務到底,不允許引導群眾撥打其他電話,各區(市)長公開電話、全國統一行業服務熱線和部門熱線也都實行“首問”負責制度,并將一般事項辦理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