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怎樣的政績,政績怎樣樹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4-02-20
來源 : 青島日報記者
政績是一面鏡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領導干部的素質,看出他能否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那么作為老百姓的“領頭雁”,該樹立什么樣的政績,政績又是為誰而樹立,成為代表們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之后深刻思考的問題之一。
領導干部在任上為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一方百姓生活富裕,多出政績,多做貢獻,是題中應有之義,但關鍵是政績的樹立過程要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盛永安代表說,就經濟發展而言,科學的決策應該著眼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他說,現在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強,產業結構日漸趨同,在這種大環境里,如果仍不從整體上來統籌規劃,仍各唱各的調,亂上項目,結果不是重復建設,就是成為今后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他強調,我們區市的功能定位決不能只盯著自己,而應該認清所處位置,從大局著眼,從科學的發展觀出發,根據各自的優勢進行區域分工,錯位發展。
李滄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淑瑾代表說,樹立政績除了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外,還要強調以人為本。“政府工作應該如何做,其落腳點應該放在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希望解決的事情上,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旨在為領導沽名釣譽的形象工程上。現在,政府提出由南向北推進、縮小‘南北差距’的發展思路就體現了全市老百姓的整體利益,同時也提升了大青島的整體形象。”她認為,一個干部是否有政績,檢驗的標準,就要看他的實績是否經得起群眾、實踐和歷史的檢驗,這才是正確政績觀的核心內容。
山東文康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劉學政代表說,現在的一些大項目的確是從長遠的發展目標出發而做出的重要決策,但卻招致一些老百姓的抱怨和不理解,“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的在于老百姓還不明白上這些項目的長遠意義,但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決策部門沒有向老百姓說清楚。”他認為,決策應該更加透明化,應該注重民意調查,注重多方論證,這也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正確政績觀的重要方面。另外,劉學政代表指出,管理者在追求政績的過程中,不要以一時一地的發展為標尺,而是要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規律。“如果各個領導都能做到不為一時的‘政績’所困擾,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推進一方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然會使科學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從而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