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大橋“三線作戰”戰猶酣——記者昨乘快艇雨中感受火熱的施工場面
昨日的島城,氣溫突降,涼氣逼人。而膠州灣內更是狂風大作,且夾雜著細雨。盡管如此,青島海灣大橋的建設卻絲毫未受影響,青島、紅島和黃島三側施工現場以及海中的各作業平臺齊頭并進,呈現出火熱而壯觀的施工場面。
上午9時30分,記者隨到現場查看施工情況的胡紹軍副市長從海灣大橋青島側施工棧橋登上了工作快艇。沿著大橋的走向,船舶一路向西行駛。雖然煙雨朦朧,但正在建設中的海灣大橋仍然展示出它雄偉的身姿。從膠州灣高速公路西側的李村河口處開始,長達數公里的施工棧橋如蛟龍般蜿蜒入海,難以望到盡頭。緊挨著施工棧橋,一排排鋼制護筒每四個一組,整齊地沿棧橋伸展的方向排列。它們的作用是把海水和泥漿分隔,待泥漿去除后,再灌注混凝土并將護筒拆除,這樣就將形成一棵橋樁。
與3個月前僅僅是黃島一側在施工的場面相比,如今,整個大橋工程已經從青島、紅島和黃島三側共十三個合同段同時展開。通過最直接的視覺觀感,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種龐大的陣勢——快艇疾速奔馳在海面上,卻始終無法掙脫大橋的“懷抱”、或是棧橋,或是施工平臺,或是正在建設中的橋樁,在船上總能看到大橋的身影,就宛如一只堅實的手臂橫亙于膠州灣之上。
大約40分鐘之后,快艇靠泊于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大沽河口附近的大橋第七合同段的一個海上作業平臺上。此時,海上狂風大作,夾雜著細雨割得臉隱隱作痛。快艇錨定之后仍然不斷大幅搖晃。在作業平臺上如果不大聲說話,即使面對面也難以聽清對方的聲音。
即使狂風如此,仍然不能阻擋大橋的建設者們。在這個完全在海中央搭建起的鋼鐵建筑上,包括打樁機在內的數十臺各種機械正在緊張地工作著,物資運輸船、人員運輸船、打樁船等各類施工船舶頻繁地在此靠離。
此時,正好有一艘物資運輸船運送著最新的補給物資前來靠泊,它帶來了大量的淡水、蔬菜和糧食。一位工人正在幫忙接卸補給物資,他笑著對記者說:“現在每天吃在海上、住在海上,這種風俺都習慣了。”
記者不由得想起了在紅島側施工現場看到的那句激揚的口號——“將我們的青春和汗水奉獻給青島海灣大橋工程!”是的,再大的風雨,也抵不住青島海灣大橋建設者們高漲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