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認識精心組織需求牽引共建雙贏
三利集團坐落在青島市城陽區,是國內最大的專業生產供水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制的無負壓給水設備改變了中國傳統的供水方式,解決了長期以來沒有解決的二次供水污染問題。我們作為民營經濟組織,在青島市雙擁辦、工商聯的引導下,深刻認識雙擁工作社會化的重要性,精心組織和廣泛開展雙擁活動,以軍地雙方需求為牽引,通過扎實有效的共建活動實現了雙贏。切實為駐軍解決了實際困難,有效地促進了部隊戰斗力的提高,同時也為集團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圍繞雙擁工作社會化這一全新的思路,解放思想,真抓實干,探索了新時期民營企業雙擁工作的路子,被確定為青島市首批雙擁社會化示范基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支援軍隊建設放在重要位置
青島是一座駐軍大市,駐軍級別高、數量多,戰備訓練任務重。青島還是一座按照“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沿海開放城市。因此,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一個新經濟組織,非常需要成為雙擁工作社會化的重要一員,肩負起促進經濟發展和為軍隊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的雙重責任。這樣能夠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為雙擁工作打下更堅實的社會基礎,更有效地解決駐軍在戰備、訓練、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密切軍政軍民團結。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集團能夠實現產值、利潤連年攀升,研發能力和產品性能處于行業領軍位置,得益于軍隊、國防、國家給予的對外的安全保障,對內的和諧發展空間。為此,集團于2002年成立了以董事長和駐軍首長為組長、集團軍管部和駐軍群聯部門為成員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指定一名副總具體負責,軍管部組織實施,制訂了雙擁工作制度、計劃和工作流程。按照青島市工商聯《關于開展雙擁工作的意見》和青島市雙擁辦《關于組織“兩新組織”開展雙擁活動的實施意見》,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的雙擁活動。董事長張明亮對擁軍工作高度重視,將其納入常委會議事日程,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軍政座談會,解決雙擁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在涉及部隊建設的問題上,堅持特事特辦、要事先辦、大事快辦的原則,集團能解決的無條件辦,有困難的創造條件也要辦。集團還將國防常識、雙擁知識列入高層干部培訓計劃和教學內容,以及一年一度的全員9天軍訓,使集團上下提高了雙擁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精心組織,為國分憂,切實幫助部隊解決實際困難
我們經常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在軍隊現代化建設方針調整的情況下,民營企業應該如何擁軍優屬?當前,我國還處在發展階段,雖然國力不斷增強,國防經費和軍人待遇有所提高,但是國家還不能包辦國防建設的全部,軍人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軍人及其家屬應該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我們從實際問題入手,扎扎實實作好雙擁工作。
一是用真情為政府分憂為部隊解難題。面對嚴峻的社會就業壓力,集團在招聘人員過程中,優先安置退役軍人和接受隨軍家屬。每年10月份,把招聘計劃正式告知周圍駐軍政治機關。同時,將政府有關政策印發部隊,讓退役對象心中有數。針對自主擇業人員年齡大、職務高的特點,留出有針對性的崗位,鼓勵他們敢于走向社會,有信心到企業施展才能。目前,集團正在招聘一名有文藝特長的部門主管人員,享受中層待遇,很多人應聘,但是集團首先想到是通過青島市雙擁辦給推薦一名自主擇業的退役軍人。集團坐落的城陽區駐軍多,但是適合隨軍家屬就業的崗位少,軍嫂就業成為軍地雙方的難題。針對多數軍人家庭身邊老人少、孩子年齡小、軍人值班值勤和外出執行任務多等情況,集團指定工會隨時了解隨軍家屬情況,協調出比較適合軍人家庭特點的崗位向軍嫂敞開就業大門。截止今年11月,集團共安置退役軍人100多名,占員工的10%以上,安置隨軍家屬18名,其中,2名退役軍人進入集團常委,12名退役軍人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占集團中層干部的三分之一,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通過我們的努力,有效地緩解了政府軍轉安置和隨軍家屬就業的壓力,解除了軍人家庭的后顧之憂。
二是用熱情加深軍民魚水情。朋友需要交流,親戚需要來往,軍民魚水情需要用熱情來加深。每逢“八一”節、春節等節假日,集團都要派出高層領導到部隊走訪慰問。交流情況,解決問題,累計向駐軍贈送了價值近20萬元的電視、空調和辦公設備,改善了駐軍訓練、生活和娛樂條件。我們還邀請部隊官兵參加集團的紀念日慶典和家庭節、文藝匯演等節慶活動。每年的文藝匯演,集團領導和駐軍首長、集團員工與部隊官兵,歡聚一堂,琴棋書畫、學說逗唱,激發了熱情,增進了友誼,特別是很好地安撫了剛入伍新兵的思鄉之情。幾年來,我們與駐軍做到了有事沒事常來往、大事小事多商量、急事難事互相幫,從未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達到了魚水情深的程度。
三是用激情為部隊辦實事。以董事長為首的三利人有這樣的信念:部隊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幫部隊就是幫自己。2004年,張明亮董事長在走訪71131部隊時,發現食堂又小又舊,當場決定自己出資2萬元,進行裝修改造,使食堂寬敞明亮又衛生,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就餐的官兵。2006年國慶節,董事長到某坦克部隊慰問,看到訓練場因使用過度而失修時,立即個人出資8萬元對訓練場進行整修。2007、2008年“八一”節走訪時,我們還向部隊贈送了總價值6萬元的空調和電腦。
三、需求牽引,優勢互補,實現從雙擁到雙贏的良性互動
今年7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主持了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專題研究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的路子,明確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等問題。我們認為新時期的雙擁活動,應該通過軍民結合、寓軍于民,實現從雙擁到雙贏的跨越發展。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軍地雙方內在的需求,是保證雙擁活動可持續、有成效的堅實基礎。
2002年,我們制定了“以人為本,共同服務,優勢互補,文化滲透”的雙擁原則,并在實踐中嘗到了甜頭。為了使部隊采購的設備真正發揮高技術的效益,我們通過科技擁軍的渠道,無償向部隊投入了大量的地方用戶必須付費的設備和器材,既使部隊學習了科普知識和掌握了科學技術知識,又使部隊享受到了優先、優質、優惠服務。我們還針對部隊對特種設施和裝備的需求,定向研制和供應了現代化的設備,解決了部隊的燃眉之急(詳情略)。先后為總參謀部、濟南軍區等20多個單位提供給水設備。這樣我們就將企業的經濟發展和雙擁活動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增加了軍地之間的信任促進了友誼,建立起了友好的合作關系。
為了實現“樹民族品牌,創國際一流”的發展目標,我們采用了軍訓和軍事化管理的模式來打造和管理團隊。連續7年每年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邀請部隊官兵對包括公司高層在內的1000多名員工進行隊列、軍姿、軍紀、內務等內容的脫產軍訓,共計7000多人次。我們還聘請曾擔任國慶50周年閱兵水兵方隊總教練孫啟華為集團軍事顧問和軍訓總教官。通過軍訓培養了員工“快速反應、立即行動”的作風和令行禁止、斗志昂揚的精神面貌。今年8月,廣州亞運會組委會將億元訂單交給了我們,看中的正是我們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軍事化管理的團隊。在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的情況下,全體員工用“士兵突擊”的干勁和向陣地發起沖鋒的精神,加班加點生產,確保亞運會設備的生產任務的完成。集團實行軍事化管理,被子疊成豆腐塊,內務整齊劃一,走路兩人成排三人成列,通過這樣的形式培養了員工的整體素質,實現了集團十年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各位領導,企業發展無止境,雙擁工作有作為。三利集團今后將進一步加大雙擁工作的力度,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雙擁工作的新路子,鞏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政軍民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為集團的發展壯大,為提高我軍打贏的能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