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第299期)
青島市雙擁辦公室 2010年3月15日
編者按:我市根據全國雙擁工作會議精神、山東省《基層雙擁工作綱要》和《關于加強城市社區雙擁工作的意見》要求,從2005年10月開始啟動社區雙擁工作站建設,經過打牢基礎、逐步推進、整合發展幾個階段,硬件建設初具規模,軟件建設基本配套,在雙擁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豐碩成果。實現了“小社區辦大事”,促進了軍民共建和諧社區建設。實現了雙擁工作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連隊目標,促進了從雙擁到雙贏。特別是2009年對全市社區雙擁工作站建設58個先進單位和90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得到了省雙擁辦的肯定,為我市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打下了基礎。
膠南市雙擁辦副主任丁志軍撰寫的《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一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有調查研究,有措施建議,對各單位加強社區(村)雙擁工作站建設,推進雙擁工作社會化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現推薦你們,望結合本單位實際加大工作力度,把社區(村)雙擁工作站建設推向新的高度。
各單位要及時將好的經驗作法、先進事跡、意見建議上報我辦,我們將轉發各單位學習借鑒,向上級和媒體推薦,為社區(村)雙擁工作站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為全面貫徹落實山東省雙擁辦《關于推進雙擁工作社會化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擁軍熱情,積極探索引導行政村(居)參與雙擁工作的新途徑,建立基層單位組織開展擁軍活動的長效機制,我們對膠南市行政村(居)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總的來看,各鎮、街道辦事處按照省、青島和膠南市雙擁辦的要求,積極行動,認真抓好本轄區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建立擁軍優屬工作站332個,占全市村(居)總數的32.4%。
一、目前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是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起點高,標準嚴,規范好。建設社區和行政村擁軍優屬工作站,是雙擁工作的創新,是基層雙擁工作的有效載體,是雙擁模范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工作站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建立基層雙擁工作機構,健全完善的雙擁工作網絡,推動雙擁工作社會化進程,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活動,促進擁軍優屬政策的落實,切實改善優撫對象的生活條件,全面提升全市雙擁工作水平。按照這一指導思想,膠南市行政村、社區居委會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工作,按照省、青島市雙擁辦的要求,在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關于規范社區擁軍優屬工作站有關制度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的通知》,對工作站的名稱、組織領導、工作制度、工作任務、工作記錄、檔案建立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規范,提出了明確要求。各鎮、街道辦事處選建的村(居)擁軍優屬工作站,按照要求普遍成立了村(居)主要負責人掛帥的擁軍優屬服務小組,設立了專(兼)職的擁軍優屬工作聯絡員,制定了《擁軍優屬服務公約》等相關制度,建立了有關服務記錄,組織開展擁軍優屬服務活動,保證了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的健康發展。2009年,膠南市又將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工作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對各鎮、街道辦事處的年度考核內容,要求全市有條件的行政村和社區居委會全部建立擁軍優屬工作站。在工作開展期間,分別召開了駐軍聯絡員會議、鎮(街道辦事處)雙擁聯絡員會議部署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并將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與雙擁模范城創建活動一同部署、一同開展、一同檢查考核,定期對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和督導,有力推動了全市社區和行政村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
二是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選點合理,符合要求。膠南市目前有行政村965個,城市社區居委會60個,重點優撫對象3870名;駐軍分駐于9個鎮、街道辦事處。在擁軍優屬工作站示范點選擇上,各鎮、街道辦事處首先將靠近駐軍、優撫對象相對集中、農村社區功能比較齊全的行政村、社區居委會列入其中,使其更好地發揮擁軍優屬服務職能。例如,濱海街道辦事處的前小口子居委會、石板河居委會,經濟開發區的石嘴子村、煙臺前村,珠海街道辦事處的逯家莊村,張家樓鎮的大泮村,珠山街道辦事處的王戈莊一居委,部隊常年駐扎在村莊附近,軍地之間已有多年的共建實踐經驗,軍地互辦實事形成傳統,軍民關系融洽;鐵山街道辦事處的丙村、韓家莊村,濱海街道辦事處的高峪村,經濟開發區的辛屯村,泊里鎮的河北村,珠海街道辦事處的李家石橋村,村級組織健全,農村社區設施完善,建設規范,村內優撫對象較多。選擇在這樣的村(居)建設擁軍優屬工作站,有利于擁軍優屬服務活動開展,具有較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三是擁軍優屬服務活動貼近實際,富有成效。建立擁軍優屬工作站的目的,就在于推動基層優質高效經常地開展擁軍優屬服務活動,千方百計地為駐軍官兵和優撫對象解難題、辦實事。自2006年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以來,已經建立的各村(居)擁軍優屬工作站,結合自身特點,立足實際情況,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擁軍優屬服務活動。濱海街道辦事處石板河居委會為支持省公安邊防總隊船艇修理廠進行營區綠化,主動聯系苗圃種植戶,優惠提供300棵松樹苗,組織居民義務幫助部隊平整土地,綠化營區,并堅持常年支持部隊各項建設,組織婦女制作了300雙鞋墊送給部隊官兵;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北街村工作站八一、春節期間到青島警備區工防營、武警靈山衛邊防所等進行走訪慰問,三年累計為部隊官兵送去慰問金、慰問品計10000多元,還經常組織群眾排練文藝節目,到連隊慰問演出,在元旦、春節之際,組織擁軍優屬服務隊上門慰問、貼對聯、送慰問品,幫助軍屬清掃衛生,料理家務等;張家樓鎮大泮村,堅持常年選派技術人員幫助部隊蔬菜基地建設,主動聯系部隊共建單位定期為優撫對象查體治療,走訪慰問幫助村內優撫對象;經濟開發區石嘴子村,購買電腦贈送給轄區內的邊防派出所;積米崖港區積米崖村工作站經常性的開展雙擁活動,創建了雙擁共建林,成立了軍民聯防隊,對港區實施24小時不間斷巡邏,有力地加強了港區的社會穩定;濱海街道辦事處前小口子居委會定期與91512部隊二中隊開展政治互動教育,不斷豐富軍民共建精神文明的內容。已經建立擁軍優屬工作站的村(居),普遍開展了經常性的對口幫扶優撫對象活動,重大節日走訪慰問優撫對象家庭已經形成制度,支持駐軍建設和關愛優撫對象,已經形成了經常化、制度化。
二、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發展不平衡。從目前情況看,該市絕大多數鎮、街道辦事處按照要求積極推行村(居)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工作,有40%的鎮、街道辦事處建設擁軍優屬工作站的數量站到了所轄村(居)的三分之一以上,也有少數鎮、街道辦事處開展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不力,村(居)擁軍優屬工作站在全市的發展還不平衡。
二是基層基礎設施制約了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目前尚有部分村莊村級辦公設施不完善、不配套,村“兩委”辦公條件簡陋,建設擁軍優屬工作站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
三是擁軍優屬工作站工作資料不健全。部分村(居)擁軍優屬工作站只注重服務活動開展,缺乏資料整理和保存意識,缺少工作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三、對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的建議
從全省范圍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擁軍優屬工作站建設尚屬起步階段,各地都在探索中運行。結合擁軍優屬工作實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有關工作。
一是在擁軍優屬工作站設置上不搞“一刀切”。基層擁軍優屬工作站,是在村(居)“兩委”領導下的群眾性組織,自發性、經常性是其應有的特點。在擁軍優屬工作站設置上,應緊密結合農村社區建設,在農村社區建設比較完備的村(居)率先建立,不宜實行村村建立、面面俱到。當前應重點強化鎮、街道辦事處雙擁工作組織建設,使其機構健全、人員到位、作用發揮良好。
二是在擁軍優屬服務內容上堅持“獨特性”。地域位置不同、周邊環境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決定了工作內容的不同。在行政村、社區居委會組織開展擁軍優屬服務活動時,一定要從各村(居)實際出發,切合實際、量力而行開展服務活動。有的要注重為軍服務,幫助駐軍部隊解決有關困難,支持部隊各項建設;有的要注重優撫對象特殊困難(住房、醫療)的解決,幫助優撫對象提高生活水平;有的要經常性地走訪優撫對象,噓寒問暖,增強優撫對象生活能力。通過各種服務,在精神上、物質上、文化上,對優撫對象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各鎮、街道辦事處要探索建立“一村一品”的擁軍優屬服務內容,即力爭已經建立擁軍優屬工作站的每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都形成一個獨特的服務品牌。
三是在擁軍優屬服務活動載體上推行“全民化”。雙擁工作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擁軍優屬服務活動同樣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心和參與。要注重對全體居民愛國擁軍意識的培養,通過舉行各種形式的國防教育、形勢教育活動,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擁軍優屬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打牢雙擁工作深厚的群眾基礎,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雙擁工作、人人關愛革命功臣、人人支持國防建設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