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誠意擁軍實實在在服務——膠州市阜安街道市南小區社區雙擁工作紀實
膠州市市南小區社區,位于市阜安街道辦事處南部,全社區總人口3000多人,各類優撫對象近80人。近年來,在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處兩級雙擁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社區一班人高度重視雙擁工作,把做好雙擁工作當作鞏固國防、建設和諧社區的重要途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社區群眾的國防意識和雙擁意識普遍得到了增強,大家真心誠意擁軍,實實在在服務,贏得了廣大優撫對象的一致好評,有效地促進了社區的全面建設。雙擁工作也多次受到了市雙擁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雙擁機制確保社區雙擁工作規范化、經?;?BR> 雙擁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抓好雙擁組織和機構建設是搞好基層雙擁工作的基礎。近年來,社區支部一班人高度重視雙擁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了雙擁組織網絡體系。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建立了“社區擁軍優屬領導小組”,社區黨支部書記任組長,社區計生負責人任小組成員,明確了3名雙擁工作聯絡員,并在社區組建了6個擁軍優屬志愿者隊伍。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雙擁工作的各項職責制度,完善了《雙擁工作會議制度》、《雙擁工作宣傳制度》、《雙擁工作活動制度》、《雙擁工作志愿者隊伍》及《優撫對象慰問制度》等五項制度。
明確了雙擁工作目標:為了扎實做好新時期雙擁工作,堅持把雙擁工作納入到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年初制訂計劃、年終有總結考評,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社區擁軍優屬工作,把社區雙擁工作落到實處。
二、廣泛宣傳教育,著力營造參與雙擁的良好氛圍
長期以來,社區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加強國防教育,每年征兵時,認真宣傳征兵意義和有關優撫安置政策。宣傳軍屬的應有權利,及時做好家庭基本情況的調查和登記建檔工作,每年的冬季征兵工作期間,在轄區內張貼征兵標語,宣傳征兵政策,動員全社區居民都來關心支持征兵工作。對進行兵役登記的適齡青年,社區采取上門宣傳、逐一動員,鼓勵他們積極報名參軍,獻身國防建設。幾年來,社區有20多名適齡青年光榮參軍。
為了在轄區內形成擁軍優屬的良好氛圍,社區召開廣播講座,按時出專題黑板報。每年征兵期間,八一建軍節,社區都要掛出大幅標語,召開擁軍優屬座談會、“三老”對象座談會、退伍軍人座談會,講革命戰爭史、講中國發展史、講革命軍人的光榮傳統,樹立革命軍人的光榮感和自豪感,營造擁軍優屬的良好氛圍。
三、發揮社區、部隊資源優勢,實實在在做好服務
近年來,社區始終堅持把支持部隊現代化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不斷把擁軍優屬活動引向深入,認真發揮社區、部隊資源優勢,實實在在為部隊和優撫對象做好各項服務。
?。ㄒ唬┌l揮社區資源優勢,開展“四進軍營”活動
以社區服務為主要形式,積極與共建部隊預備役三團開展“四進軍營”活動,即優質服務進軍營;法律援助進軍營;社區文化進軍營;科普宣傳進軍營。
1、優質服務進軍營:組織開展“親情關愛軍人家屬活動”,通過開展送溫暖、發放優惠服務卡、實行定時預約服務等方式,為軍人家屬提供熱情、便捷、滿意的服務;開展與困難軍人家屬結成幫扶對子活動,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生育中遇到的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解除困難軍人家庭的后顧之憂。每逢部隊外訓、參加演習,組織社區內企事業單位前往慰問。每年母親節,都組織模范母親到部隊與官兵共慶節日,組織社區的“兵媽媽”為官兵拆洗被褥,送去“媽媽”的溫暖;每逢春節、端午、“八一”、中秋等重大節慶日,組織社區“兵媽媽”到部隊為官兵包餃子、包粽子、送點心、送月餅,讓官兵感受到家的溫暖。
2、法律援助進軍營:利用社區廣播和宣傳欄等各種宣傳陣地,與部隊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律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法律、法規、政策和科普知識;定期組織社區內法律學者為部隊官兵做法制講座,為官兵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3、社區文化進軍營:與駐軍共同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營造全方位參與社區建設的良好氛圍,組織轄區內企事業單位職工和社區居民與部隊官兵舉行軍民籃球友誼賽;“八一”建軍節期間組織轄區內單位到部隊為官兵奉獻上一場精彩的晚會;組織社區秧歌隊、腰鼓隊到部隊訓練場為官兵開展慰問演出,豐富部隊文化生活。
4、科普知識進軍營:每年組織一次送科普知識進軍營活動,組織社區的科技人員分別從氣象災害防護知識、家庭急救要訣、食品貯藏方法、醫療保健常識等方面與部隊官兵進行交流,并現場開展科普知識競賽,以有獎競答的形式讓官兵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得到學習,激勵他們對科普知識的學習熱情。幾年來,社區共為部隊官兵發放科普知識書500多冊。
?。ǘ┌l揮部隊傳統優勢,開展“四進社區”活動
駐社區部隊預備役三團充分發揚優良傳統,積極開展 “四進社區”活動,即優良傳統進社區;國防教育進社區;美化環境進社區;扶貧幫困進社區。
1、優良傳統進社區:每年“七一”、“八一”等重大節日,部隊都組織官兵到社區為居民做革命傳統報告,為社區中小學生做愛國教育報告,使居民和中小學生進一步了解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愛軍熱情。
2、國防教育進社區:組織官兵在社區張貼宣傳欄,宣傳國防知識;組織社區居民到部隊營區開展軍事日活動;組織官兵到社區舉辦國防教育課堂,為社區居民上國防教育課,使廣大社區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牢固樹立為事業和國防建設服務的觀念。
3、美化環境進社區:多次組織官兵到社區開展“義務勞動日”活動,在社區道路兩邊植樹,打掃、清理社區衛生,冬季清掃社區內積雪,夏季到社區內噴灑殺蟲藥劑,進一步美化了社區四季環境。
4、扶貧幫困進社區:發動部隊官兵與社區困難家庭和優撫對象結成幫扶對子10對,每到“八一”、春節來臨時候都逐戶走訪,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所需所求,使社區困難家庭和優撫對象都感受到黨和軍隊對他們的關心;組織部隊醫護人員為社區老、弱、病、殘人員和優撫對象進行體檢,并對行動不便的居民直接登門服務;遇到社區貧困家庭人員生病,部隊都組織醫務人員免費為其診治。近幾年來,部隊共為社區貧困人員和優撫對象查體、診治500多人次。
幾年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社區雙擁工作基本上達到了有計劃、有活動、有制度、有效果、有組織、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對社區內優撫對象建立了個人登記表、家庭情況摸底表,開展各種活動做到了有紀錄、有圖片,所有資料都實行電腦打印管理,同時建立了紙制檔案和圖片檔案資料,為全社區的雙擁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區將繼續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不斷探索創新雙擁工作新模式,把社區雙擁工作做得更好,切實保障優撫對象在社區內的各種權益,為建設和諧社區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