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民政府1990年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點實施的項目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1990-01-01
來源 : 青島日報記者
第一件∶新建住宅100萬平方米,其中市內五區80萬平方米。當年全市共建成住宅105.2萬平方米,其中市內五區84萬平方米。
第二件∶新建、翻建市區22條道路的瀝青路面,總面積24萬平方米。市區瀝青路面完好率達到75%,車行路面硬化率達到85%。全年共完成77條道路42.6萬平方米的新建、翻建工程(不包括小白干路立交橋5.3萬平方米),其中新建約32.5萬平方米,翻建約10.1萬平方米。瀝青路面完好率由上年的69%提高到75%,行車路面硬化率由80%提高到87%。
第三件∶新建擴建觀海一路幫二路、團島、都昌路等地段的供水設施,解決這些地區居民吃水難問題。團島、都昌路兩地段的供水工程分別于7月和9月份完成。觀海一路、二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次年3月完成。
第四件∶改造市環衛、房產部門管理的無下水廁所200座。全年共改造無下水廁所288座,其中環衛部門管理的157座,房產部門管理的131座。
第五科 ∶完成郯城路、安徽路、江蘇路、大學路、南海路等5條建路的污水分流工程和貴州路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全部工程已于當年完工,基本解決了前海一帶的污染問題。
第六件∶完善山東路二小區和永安路小區的配套設施,市內五區分別重點整頓2條道路,每個街道辦事處整頓1處居民大院,使之達到城市容貌標準。全部任務已于當年完成。
第七件∶擴建2處蛋雞場,增加存養蛋雞10萬只。2處蛋雞場均為當年設計、當年建設、當年產生效益。至年底,兩處蛋雞場建設均已超過計劃規模,存養蛋近10萬只。
第八件∶新增公共綠地13萬平方米,達到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7平方米的環保責任指標。當年市區新增綠地共14.7萬平方米,完成計劃指標113%。按簽訂環保責任書時的人口計算,市區人均綠地面積已達3.7平方米。
第九件∶繼續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全市新增醫院病床430張。全市共增加病床675張,超額完成任務57%。
第十件∶建成山東路與小白干路交叉處立交橋和流亭立交橋。小白干路立交橋已于當年國慶節建成通車。至年底,流亭立交橋主體工程已經完成,主橋形成簡易通車能力。
第十一件∶改建擴建市區11所小學和4所中學。計劃改建擴建的11所小學,除上海路小學因搬遷問題影響尚未開工外,基余10所均已開工建設。至年底,其中2所已交付使用,6所已近竣工或完成了主體工程,2所正進行內外裝修。擴建改造了4所中學,有3所已完成并于當年秋委招生前交會使用。另1所的擴建工程已于年底完成并正在進行內外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