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民政府1987年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點實施的項目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1987-01-01
來源 : 青島日報記者
第一件:建成住宅100萬平方米(市內5區80萬平方米,5縣、膠州市、黃島區20萬平方米),其中要完成改造臺西民眾2院一期工程。至年底,全市住宅竣工面積120萬平方米,其中6區95萬平方米,5縣、膠州市25萬平方米,是青島市住宅建設最多的一年,可使2.2萬居民遷入新居。其中位于市南區四川路西端的臺西民眾2院,原為解放前形成的難民、貧民居住的棚戶區,房屋矮小破舊,周圍環境和居民生活條件惡劣。改造后,當年建起約8萬平方米的17幢住宅樓(含與其配套的商業網點2700平方米、幼兒園500平方米),樓間修筑了總面積為4510多平方米的7條瀝青路,鋪設給排水道2500米,植樹栽花綠化面積8000多平方米,使院落面貌煥然一新。
第二件:基本建成人民路立交橋并開始通車。至9月底,該橋及其配套工程提前3個月建成并通車。該橋距杭州路立交橋僅300余米,二者相互配合,使這一帶交通嚴重阻塞的狀況大為緩和。
第三件:結合拓寬太平路西端,改造第六海水浴場。至9月底,該項工程即全部竣工。太平路是青島市區著名的風景游覽干道,青島棧橋以西為該路西段,第六海水浴場位于該路段海濱;該路段改造前路面狹窄,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交通不便,第六海水浴場更衣室破舊,沙灘臟亂,入浴條件較差。該工程總投資約370萬元,完成的主要項目有:拓寬太平路西段1200平方米,建護壩230米,改造沙灘4400平方米,建成更衣室、指揮塔、商業網點及建筑小區等造型各異的建筑物總面積2800平方米,以及供排水、通信、綠化、照明等配套設施,使太平路東、西兩段的景觀渾然一體。
第四件:整修、開放小青島風景點。至年底,該項工程已完成道路、圍墻、綠化、景亭等部分工程,并對游人開放;小青島又名琴島,素為青島的標志,是青島市前海一帶的著名景觀之一,現設有多種服務設施,可供游人品茗、眺望、垂釣和登船海上游覽。
第五件:完成230個村的防氟改水工作,全部解決青島市農村的飲水氟害。至年底,該項工程已按計劃進度完成任務,共有4萬多戶、17.3萬多人受益。
第六件:建成市盲聾啞人活動中心。該工程建于臺東區明霞支路南端,占地面積4.5畝,建筑面積2486平方米,投資80萬元,至年底已竣工,為盲聾啞人提供了較好的活動場所。
第七件:市內5區要栽植綠籬10萬米,鋪栽草坪40萬平方米,栽種花草2萬平方米,進一步綠化城市,整頓、粉刷市區77條主次干道兩側的建筑物并改造、美化圍墻院墻。至10月底,已栽植綠籬23.5萬米,鋪栽草坪100萬平方米,栽種花草2.5萬平方米,全部超計劃完成任務;市區77條主次干道兩側的整修、改造、美化工程已基本完成。
第八件:完成市圖書館新主樓主體工程。該主樓建筑面積8324平方米,其主體工程11月底即完成,經市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工程質量良好。
第九件:在市區改建擴建6處小學、3處中學。至年底,青島第二中學、第十四中學、第五十二中學和恩縣路小學、合江路小學、四流南路第一小學、南寧路小學、大名路小學的改擴建任務基本完成,使部分危房得到了改造,并擴大了招生能力。
第十件:在市內5區各建設1個基本無黑煙片,進一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至年底,該項工程已全部完成,市內5區共治理各種爐窯2708臺,總合格率平均達到91.6%(規定標準為85%);創建無黑煙片總面積43.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