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膠白”吸引30多家工商企業 “膠州大白菜”引資2000多萬元,引發農民種菜新模式
青島日報訊 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下,以往名不見經傳的膠州大白菜,如今一躍成為青島蔬菜業的領軍人物,并獲得“中國名牌農產品”的桂冠。“膠白”的品牌價值和市場號召力逐年提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膠州市有30多家工商企業開始投資種植“膠白”,總投資額已突破了2000萬元。這種工商企業轉戰農業的現象耐人尋味。
最早介入“膠白”種植的是青島海夢園大酒店有限公司,他們投資200多萬元在鋪集鎮種植了200畝“膠白”,一部分作為酒店的招牌菜,一部分作為禮品菜銷售到北京、上海等地。最高時,一棵“膠白”賣到了168元。此后便引發了眾多企業投資“膠白”的高潮。
青島品品好糧油有限公司把大白菜基地設在膠東鎮,建立了以公司帶動農民種菜的新模式。平時,農民們負責白菜的田間管理,收獲后,公司以一棵白菜10元的標準付給報酬,然后由公司統一銷售,取得了雙贏的效果。當地種植能手黑宗江說:“以前種植白菜,都是自己種,自己賣,辛苦一冬,一畝地也只賣300多元。現在好了,一季掙的錢比過去翻了好幾倍。”記者了解到,在膠州市,這些工商企業已帶動當地一萬多農民從事大白菜的種植,產業規模迅速擴張。各個大白菜蔬菜基地沿大沽河、膠萊河、膠河、墨水河、洋河5條主要河流都有分布,已擴大到18個鎮。經農業部門檢測,都符合膠州大白菜的品牌標準。
在談到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現象時, 有關人士認為,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既能改變原來的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又能解決當地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同時,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后,帶來了很多工商領域的經營理念,有利于把農民組織起來,共同闖市場,繼而把膠州大白菜的品牌做大做強。
據介紹,目前,“膠白”的種植面積已達6萬多畝,白菜產值達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