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第一要務實現經濟跨越——訪市北區委書記吳經建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4-08-16
來源 : 青島日報記者
“要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城區的奮斗目標!”市北區委書記吳經建信心滿懷地表示,今后五年是市北區推進全面建設小康城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階段,全區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十六大精神,緊緊抓住執政興區第一要務,全面建設惠及全區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城區,努力實現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談及今后的發展思路,吳經建說,今后市北區經濟發展要堅持以高新技術為先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對外開放為動力,以經營城區為手段,區內“強三精二”,區外“科技興園”,區內區外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著力構筑大市北經濟發展格局,全面提升城區核心競爭力,將市北區建設成青島市的商貿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吳經建進一步介紹,在區內要按照“強三精二”的要求,根據東、中、西發展規劃布局,做強現代商貿服務業,精心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各具特色的經濟集聚區。在城區東部,要加快城市化進程,結合浮山新區建設,將其建設成為以高新技術、商貿服務和旅游觀光為特色的旅游商貿集聚區。在城區中部,充分發揮臺東三路商貿集聚區和敦化路行政商貿集聚區的整體優勢和帶動作用,并抓住市屬老企業“退城入鄉”的有利時機,高起點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為“商貿興區”注入新的活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城區西部,抓住青島港集裝箱航線西移的機遇,結合科技街規劃建設,加快遼寧路科技商務集聚區、小港灣旅游休閑區和膠州路商貿集聚區的規劃建設步伐,拉動西部經濟加快發展。
在區外要按照“科技興園”的要求,加快市北膠州灣新產業區建設,創新招商體制和機制,營造優良的創業環境,積極吸引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向園區集中,形成強大的園區經濟集聚效應。力爭三到五年將園區建成全區新型工業化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基地,建成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綜合平臺和對全區經濟形成巨大拉動作用的特色功能園區。
據吳經建介紹,市北區將精心打造商貿、科技、優強企業和港口四大品牌,增強城區核心競爭力。一是發揮商貿品牌優勢。以“一線六區”為主體,確立市北區在青島市的商貿中心區地位。重點推進現代流通業態,集中發展建設一批大型現代交易市場;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和“特色街區經濟”;積極開拓社區服務、旅游休閑、中介服務等新型行業。二是發揮科技品牌優勢。充分發揮青島科技街和區科技工業園兩大基地的拉動作用,將科技街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信息產業基地;積極創造條件成立區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為區域科技企業提供新的投融資渠道。三是發揮優強企業品牌優勢。用政策引導、強化服務、資源整合等手段,進一步培育上市企業,壯大駐區企業,利用優強企業的示范作用帶動全區企業健康發展。四是發揮港口品牌優勢。將西部的小港灣建設成為開放型旅游休閑區,把海岸線的旅游資源經營得更加豐富多彩,打造用臨港產業帶動西部城區經濟和社會全面振興的港口經濟品牌。
對外開放是加快市北區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強大動力,發展稅源經濟是全區一切事業的生命線。吳經建表示,市北區將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以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為重點,拓寬投資領域,積極擴大出口,使全區今后五年實際利用內外資和出口總額年均增幅保持在20%以上。大力發展稅源經濟,盡快完成由區屬經濟向區域經濟的根本性轉變,建立和完善以財稅建設為中心的區域經濟管理體制,盡快增大街道系統經濟總量和財政實力,堅定不移地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吳經建認為,全面建設小康城區,必須加快城市化進程,全面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經營水平。市北區要立足區位優勢,高質量規劃建設城區,高效能管理城區,高水平經營城區,并強化服務功能,深化社區建設成果,全面塑造現代化城區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