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風采:盡忙些“雞毛蒜皮”的事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7-04-06
來源 : 青島日報記者 李 強
今年78歲的黃金歐老人是生活在四方區海琴社區的一位居民。她常常把自己在去年生日聚會上照的一張相片拿給鄰居們看,并激動地告訴別人:“我活這么大歲數,第一次有人給我過生日,夏書記真是比自己的親閨女還好。”老人說的“夏書記”就是四方區洛陽路街道海琴社區黨委書記夏玉波。
夏玉波今年56歲。1998年她從四方機車車輛廠鑄鋼分廠退休后,便一頭扎進社區工作,如今已有9個春秋。多年來,夏玉波對孤寡老人有愛,對下崗失業人員有心,對困難戶有情,對特殊人員有義。社區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管,婆媳不和她去說,夫妻吵架她去勸,下水道堵了她去投,下雪她去掃。她說:“社區看起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對群眾來說都是家里的大事,關系著整個社會的和諧。既然大家選我當書記,我就得干出個樣來!”
孤寡老人黃金歐每月只有180元錢的遺屬金,生活十分困難,也沒有親人在身邊照顧。夏玉波知道這些情況后,及時幫助老人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平日里她經常拎著水果去老人家看看,打掃屋內衛生,陪老人說說話,驅散老人的寂寞。逢年過節,她也一定要陪著老人一起過。去年6月26日,夏玉波和同事們買來蛋糕,到老人家里為老人慶祝生日,讓老人十分感動。
殘疾人徐濟波是海琴社區的居民,也是夏玉波家的“常客”。他辦理低保、找工作、女兒上學、助力車免交停車費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夏玉波幫忙張羅著。他說:“夏書記很尊重我,經常鼓勵我要面對現實,要對生活充滿希望。我自從認識了夏書記后,對黨員有了新的認識,她就像鄰居大娘一樣熱心,她就是我的主心骨!”
她心中時刻裝著社區居民的事,先后幫助12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幫助“4045”人員設立公益性崗位,或者打開創業門路。她與社區黨員成立了“365黨員工作室”,提出了“有事慢慢說,有我天天在”和“為民服務無空白”的工作理念。每個休息日,社區安排一名黨員和社區工作者在工作室值班,負責解決居民節假日遇上的難事和急事。工作室還設立了“黨員談心室”和“老年人聊吧”,為黨員和居民創造面對面談心、交流溝通的平臺。目前,“365黨員工作室”共接待群眾來訪900多人次,給居民解決實際困難近300件,解決糾紛180多起,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贊。
夏玉波曾獲得山東省和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她把獎勵她個人的2000元錢拿出來,一部分給社區的老黨員訂報刊,另一部分資助給3名困難群眾解燃眉之急。
夏玉波以前在工廠干活就不要命,被同事們稱為實干家。本來打算退休后好好補償一下家里人,可是自從干上社區工作反而更無法顧家了。母親去世的時候,她正在忙著社區里的事,連最后一面都沒趕上。她的兒女們現在都成家立業了,經常勸她早日從社區工作上退下來。可是她卻說:“看著居民群眾那么信任我,我真是離不開他們。大家小家都是我的家,我要繼續干好社區里的事。為社區工作,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