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在政府職能改革以及投資環境改善上下足了功夫,“一站式”行政服務模式的建立、“大企業直通車”制度,大通關工程等政府軟環境建設,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了來青投資企業的商務成本,吸引了大批外來投資項目,城市軟環境競爭力大大提升。記者從市發改委對外經貿處了解到,為提升我市經濟發展環境的競爭力,推動我市對外開放在更高層次和水平上發展,我市在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方面推出的舉措包括:
——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近年來,我市把控制硬成本、優化軟成本作為改善投資環境的著力點,加強政務環境建設,進而形成更加良好的投資環境。全面清理、修改和完善與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及國際規則不相適應的現行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性文件。將市外商投資服務大廳的服務對象擴展到內資企業,吸納更多職能單位入駐,行政服務效能大大提高。同時,強化市經濟發展投訴中心職能,建立統一的內外資企業投訴體系,實施各類投訴求助電話聯動,限時辦結。
——便捷和諧的商務環境。近年來,我市加大投入構建起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大通關”機制,通關速度大大提高。加大對外開放隊伍建設,在配齊配強外語專業人才上狠下功夫,強化外商服務熱線功能,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專業化、精細化水平。定期發布外文版政府文告、統計公報、投資指南、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不斷完善城市信息網絡,為外商投資企業及時提供政策法規、商情等信息服務。
——國際化的社會環境。為給外商營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近年來,我市進一步加大對外商的生活、居住、購物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完善規范路標、路名牌等公用設施語言標識,建設和完善了為外商服務的學校、醫院等設施,同時建設了更多符合國際標準的文化娛樂設施,城市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另外,我市還對貢獻突出的外商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授予“琴島獎”,或聘為“經濟顧問”、“招商大使”,著力營造一個安商、富商、扶商的投資環境。2006年,我市榮獲世界銀行評選的中國投資環境“金牌城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