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發展之源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07-04-09
來源 : 青島日報記者 戴 謙
“要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上實現新突破”,是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富強青島的重大舉措之一。許多與會代表對此深有感觸,并結合各自工作實踐提出了真知灼見。
如何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代表們十分關注的話題。海爾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代表結合海爾多年來的自主創新之路談到,這些年來海爾通過實施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品牌全球化來不斷推進自主創新、創出世界名牌。其中,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的“市場、技術、知識產權”三位一體模式,在創造性地為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育了富有活力的新市場,去年自主知識產權拉動產品銷售價格增長高達20%以上。他認為,無創新、有創新無專利、有專利無標準、有標準無應用都不是真正的自主創新,必須將有價值的專利和標準充分結合并著眼于市場應用,才能發揮出自主創新的巨大作用。環球集團技術經理、高級工程師王成吉代表談到,其所在企業這些年的發展源于堅持自主創新,堅持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紡織機械等傳統產品,采取與部分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等措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了生存空間和發展后勁。
科技園區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和品牌的重要平臺。嶗山區委書記李增勇代表談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于嶗山區而言,關鍵要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努力把高科園建成青島科技產業發展基地,科技人才薈萃基地和科技引進、研發、轉化、創新基地。下一步要著力抓住三個重點:一是著眼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落戶區內的40家多家研發機構建設,著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二是集中力量抓好國家海洋生物產業基地等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建設,不斷壯大電子通訊、生物制藥、軟件、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三是抓好高新創新園、軟件園等一批創新孵化基地建設,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的培育、成長和孵化環境。
不斷完善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才能持續增強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市科技局局長王安民代表談到,近年來我市在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環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重要進展。今后一個時期,還需要在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評價和獎勵制度、科技風險投資管理體制和機制、科技創新的政策法規體系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其中包括,建立科技計劃項目及經費使用結果的績效評價制度;建立和完善科技獎勵管理信息系統;注重引進有實力的風險投資機構與市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合資合作;探索新形勢下科技管理的體制和運行機制,優化科技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