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文化品牌策略 推進濱海文化名城建設
在品牌經濟時代,品牌就是傳播力,品牌就是生產力,品牌就是競爭力,品牌就是發展力;而品牌的主要構成要素是文化,文化品牌是地區標志形象,是地區的“名片”、“自畫像”和“宣傳廣告”。“濱海文化名城”本身既是青島文化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青島文化建設的母品牌;“濱海文化名城”的建設需要一系列文化品牌作支撐。可以說,沒有一系列的文化子品牌,就沒有“濱海文化名城”這一大品牌。因此,實施文化品牌策略是青島建設濱海文化名城的現實途徑和戰略舉措。
按照城市文化建設的主體劃分,城市文化品牌主要有機關文化品牌、企業文化品牌、校園文化品牌、社區文化品牌。從城市文化的內容構成來看,城市文化存在于城市與社會的各領域、空間、活動和單元中,城市文化分別以民俗文化、節慶文化、藝術文化、建筑文化、服裝文化、飲食文化、旅游文化、商業文化、休閑文化、歷史文化、生態文化、體育文化等形式得以表現。因此,從內容上劃分,城市文化品牌的構成元素更加豐富多彩。
實施文化品牌策略,需要結合青島文化發展實際和濱海文化名城的目標定位進行。
首先,要堅持做好自己的“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的文化品牌,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斷提升這一城市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其次,要充分發揮好各建設主體的作用。青島已經在企業、機關文化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和推廣;另外,要高度重視社區和學校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發揮問題,建設青島特色的校園和社區文化品牌。
第三,要把握好青島濱海文化的建設重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青島實施文化品牌策略,應當突出自己的濱海特色,重點抓好以下內容的品牌文化建設。一是努力打造節慶文化活動品牌。要在辦好國際啤酒節、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海洋文化節、中國秧歌節、田橫祭海節、航海博覽會等節會的基礎上,嘗試舉辦中日韓青年文化節等,打造有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節會品牌。二是努力打造海上旅游文化品牌。通過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在機場、車站增設信息服務廳,在團島灣、棧橋灣、匯泉灣、太平灣、浮山灣、膠州灣、唐島灣建設游船碼頭,設立海上旅游指揮中心等措施,大力推動青島海上旅游業發展,全力打造海上文化旅游品牌,展示青島濱海城市魅力。三是努力打造特色街區文化品牌。做好老城區、老建筑、名人故居等文化遺產保護,發揮其建筑文化功能,促進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建設好文化創意產業園、特色文化街等,實現文化街區品牌建設與現代服務業的良性互動。四是努力打造文化廣場品牌。
第四,政府和社會要扶持文化品牌的成長。文化品牌需要扶持,這是由文化的特點決定的。文化是用來滿足精神需求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可以實現盈利,有的不但不能盈利反而要賠錢。有些不掙錢的項目,由于受到市民歡迎并具有很大的社會效益,就需要國家補貼、政府扶持,不扶持就很難叫響文化品牌。扶持文化品牌應當成為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就政府而言,應當及時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支持、調動社會資源發展文化項目,建設文化品牌,并切實為文化品牌建設單位排憂解難。就社會而言,營造一個適合文化品牌生存的環境十分重要,其中輿論支持尤為迫切。如果我們的媒體能把宣傳文化品牌當作提升城市形象、創新城市文化所必須承擔的責任來對待,那么,叫響青島的文化品牌就會指日可待。
第五,要把文化建設融入城市發展戰略之中。在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城市發展戰略中,要注重城市的生態品位、文化品位、藝術品位和建筑特色,搞好城市風貌保護區和歷史建筑及街區的保護,做到舊城區改造與新城區建設相協調;以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為目標,保持“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特色,努力提高城市空間環境質量,為把青島建設成為“山、海、城”渾然一體生態良好的濱海文化名城提供保障和支撐。(劉文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