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3C融合趨勢格局確定,閃聯國際標準開辟產業鏈核心技術發展新空間
— 閃聯(IGRS)亮相青島國際電子博覽會
2008年7月10日—13日“2008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在青島舉行。閃聯(IGRS)標準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2007年我國八大重大科技創新事件之一” 、“2007年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重大發明獎”、“中關村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之一”…… 此次,閃聯攜部分聯盟成員企業亮相青島國際電子博覽會。此次閃聯展出陣容強大,10余家聯盟企業在展會紛紛推出新款產品。
繼2008年5月14日閃聯(IGRS)標準檢測聯合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后,多款閃聯產品通過了閃聯(IGRS)標準產品認證。業界認為,在閃聯標準將成為3C領域第一個國際標準之前,成立閃聯標準檢測聯合實驗室,閃聯標準大規模產業化將更加穩健。
閃聯(IGRS)標準:爭奪國際標準話語權
2008年3月25日閃聯標準新的4項提案以17票贊成,0票反對的高票通過了新項目立項(NWIP)和委員會草案(CD)兩個階段,實現了四項提案一次性通過兩個重要階段投票的創舉!這也意味著閃聯標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此次4項提案的通過,標志著閃聯標準1.0版本所有提案終將全部成為國際標準。
有專家曾比喻,標準就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標準出臺過程中,要經過參與者不斷地競爭、談判,妥協的過程,是不同國家之間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而在當今經濟全球化過程中,3C領域的國際標準競爭尤為激烈。閃聯標準最初向國際標準組織提案時,國際專家都在驚奇“中國也有自己的標準”。而在投票過程中,閃聯也面臨著不同利益主體的重重干擾,但是閃聯秉承“中國一定要有標準話語權”的理念,堅持自主創新,發揮企業聯合力量,整合各界資源,在幾輪投票中,相繼取得驕人的成績,使中國標準在3C領域擁有了話語權,中國工程院院士何新貴曾說,標準是國家主權在技術領域的延伸,閃聯標準實現國際化突破意味著中國標準在技術領域的獲得了一部分主權。
IGRS國際標準聯縱各路一線廠商,規劃、拓展未來國際3C市場
國際3C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融合趨勢隨著閃聯標準的國際認證以及加入IGRS的機構的增多,已顯露初步格局,圍繞IGRS標注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C產品產業鏈正在日趨豐富,從而可以進一步促進各消費類電子廠商產品間的互通互補,為企業間真正意義上的協同發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在IGRS標準的協同下,每個聯盟企業間的每件產品都不在是孤立的單一產品,產業鏈中的各種產品的任何一步發展都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整體進步,衍生出新的上下游產品、服務內容,從而呈現出“3C產業鏈協同發展正向蝴蝶效應”,而IGRS標準則為所有這些3C融合趨勢提供了有力的國際標準、技術支持保障。
產業化取得階段性成果 著眼國際 注重國際間技術合作 榮譽紛至沓來
閃聯的技術在業界已處于領先優勢,強大的企業聯合技術創新力量,204項國家專利,6項提案全部進入國際標準流程,這是閃聯提交的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閃聯在國際上的征程越來越越順利。閃聯產業化在國內比較完善,產業聯盟成員已達113家,與此同時,閃聯注重與國際上權威技術標準組織的合作,從而擁有了密切的技術協作互補優勢:
2006年3月閃聯與日本、韓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標準組織 ECHONET Consortium of Japan 和 Home Network Forum of Korea簽署協議,正式聯合成立了亞洲第一個跨地區的家庭網絡標準組織“亞洲家庭網絡標準委員會(Asia Home Network Council)"。
榮譽接踵而至:
2006年10月,閃聯獲得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建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首次設立的“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
閃聯產業聯盟已列入2008年北京市“十一五”規劃;
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頒布了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獲獎人選和項目。由我國發起制訂的閃聯技術標準與“嫦娥”飛天、南極科考、“翔鳳”揭開面紗、“和諧號”動車組橫空出世、“南海一號”成功打撈、“北斗”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第一個完整的“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繪制完成等事件一道被列為2007年我國八大重大科技創新事件。
作為所有這些榮譽、國際合作的基石是閃聯帶有普世特點的業內代表性企業間緊密的合作:
閃聯產業聯盟幾乎囊括了國內主流一線3C及其周邊衍生設備廠商,其中聯盟核心成員包括聯想集團有限公司、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創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北京中和威軟件有限公司8家(此外,網通寬帶有限責任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美的集團廣東省嵌入式軟件公共技術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等機構亦為聯盟成員),目前聯盟成員已發展到的113家,包括了學術機構、網絡運營商、軟件中間件、芯片、終端制造商等,涵蓋了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重要企業,閃聯已經擁有發明專利200余項,成員企業已經陸續推出了閃聯電視、電腦、筆記本、投影機、打印機、手機、DMA等二十余款基于IGRS的產品,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組織,國際影響力日漸增大,成員擴展到臺灣、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等一些主流一線國際知名公司。如意法半導體(STMicroelctronics)、全球最大的音頻芯片廠商臺灣的驊訊電子、韓國LG電子、奧林巴斯集團ITX公司等。這一系列運作成果標志閃聯產業化的階段性勝利。展望未來。
閃聯依托領先技術優勢、廣泛代表性的企業集群強勢參展青島國際電子博覽會
此次閃聯攜多家國內外核心聯盟會員企業參展,通過閃聯的協同標準的產業轉化、聯盟內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的共享式聯合,以及整個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的無縫式產品、技術型互補,閃聯與各個成員企業攜手,全力落實和推進閃聯標準在中國以及全球的產業化,面向市場推出優秀產品,繼續秉承聯合技術創新的原則,不斷提交新的國際提案,全面推動中國閃聯標準的國際化進程,貢獻于中國3C產業的科技進步。
這些企業將在青島展會公開展出正在研發中和即將上市的多款新產品。
聯想天影V視(聯想高清媒體播放機)作為一款最新推出的已通過IGRS標準產品認證,據閃聯產品負責人介紹,聯想天影V視是閃聯與聯想合作開發的最新產品,預計不久將投放市場。此款高清媒體播放機具有強大的影音視頻回放和存儲能力,內置250GB大容量硬盤。作為家庭媒體庫,可以存儲幾百部影片、上萬首歌曲、幾萬張圖片。也可以存儲幾十部大容量高清媒體,使消費者盡情享受家庭媒體中心的舒適與便捷。另外,閃聯電視、閃聯電腦、閃聯投影機、閃聯手機等多款產品將在現場演示,閃聯將帶給我們一次繽紛絢麗、純粹柔性3C互溶的“閃聯之旅”,從科技角度體驗人文之美!
關于閃聯:
閃聯標準工作組,是由信息產業部科技司批準,聯想、TCL、康佳、海信、長城等五家國內電子信息骨干企業于2003年7月17日共同發起成立的,其核心任務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3C(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產品)協同標準的制定和推廣。閃聯標準克服了驅動、端口、網絡配置不兼容等難題,可以在電腦、電視機、投影儀、數碼相機、手機等3C產品之間自動識別、無線聯通。
2005年4月,在中關村管委會的支持下,建立健康的標準化運作機制-閃聯信息產業協會成立,閃聯產業聯盟由閃聯信息產業協會負責運營,是立足于中關村,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3C融合產業聯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巨大潛力。
隨著長虹、創維、中和威等優秀企業的不斷加盟,2005年12月18日閃聯標準的實體公司——閃聯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閃聯工程中心是國內第一個致力于推動和落實閃聯標準產業化進程的企業實體,創造了全新的大企業聯合創新的標準推廣運營模式。
閃聯標準目前已通過ISO/IEC(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最終委員會草案投票,即將成為正式國際標準,填補了13年來我國在該技術領域國際標準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