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礦物質,礦物質的生理功能
青島政務網
發(fā)布日期 : 2009-09-08
1、什么是礦物質
人體同其他物質一樣,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這些元素一方面作為“建筑材料”構成人體組織,另一方面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由于人是進化的產物,在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與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因此人體幾乎含有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而且在種類和數量上與地球表層的組成基本一致。其中,除碳、氫、氧、氮主要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外,其他各種元素常以無機物形式存在,統(tǒng)稱礦物質,又叫無機鹽。人體需要量較大的有鈣、鎂、鈉、鉀、硫、磷、氯7種;人體需要量較小的有銅、鈷、鉻、氟、鐵、碘、錳、鉬、鎳、硒、硅、硼、釩、鋅14種。
2、礦物質的生理功能
礦物質之所以是人體的重要元素,是因為它們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功能。
※礦物質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 骨骼和牙齒中含有大量的鈣、磷、鎂,人體內99%的鈣、80%的磷存在于骨骼中,骨頭為什么這樣硬,原因就在這里。食物中長期缺乏礦物質,會造成生長發(fā)育不良,身材矮小。
※礦物質可調節(jié)細胞內外液的滲透壓 缺乏礦物質,體液就失去平衡,發(fā)生脫水。細胞外液含氯離子和鈉離子,靜脈補液的生理鹽水,就是100毫升蒸餾水加入0.9克氯化鈉制成的溶液,與細胞外液的含鈉量接近,從靜脈輸入可以補充體內水分和鈉的不足。鹽中所含的鈉和氯是人體內電解質的主要成分,可調節(jié)人體內水分的均衡分布,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參與胃酸的形成、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能增進食欲。人不吃鹽不行,吃鹽過少會造成體內的含鈉量過低,引起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而鹽攝入過多則會導致高血壓,易引起心腦血管病、腎病等。
※礦物質可維持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 血液中鈣缺乏時,神經和肌肉就會過度興奮,還會發(fā)生肌肉痙攣(俗稱抽筋),也會使人脾氣焦躁,動不動就發(fā)火,愛吵架。
※礦物質是構成機體某些功能物質的重要成分 如血紅蛋白中的鐵、甲狀腺素中的碘等。缺乏某種礦物質,就會引起某種生理障礙。血液凝固時,必須有鈣的存在,否則血液就凝固不起來。鐵的吸收率一般只有10%~20%,加之植物性食物中一般含鐵量都較低,谷物中的植酸、蔬菜中的草酸、茶葉中的鞣酸也會抑制鐵的吸收,因此以素食為主的人往往會造成鐵攝入不足。人工喂養(yǎng)嬰兒也易出現缺鐵,因為母乳中鐵的吸收率為50%,而牛奶僅為10%。持續(xù)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