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黃酮類化合物、牛磺酸、亞油酸
1、什么是黃酮類化合物
早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就發現了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維生素C樣的活性,曾一度被視為維生素P。到了60年代,被證實具有抗油脂的過氧化作用。80年代以來,對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轉向清除自由基能力、抗衰老及對老年病的防治功效。
黃酮類化合物又叫生物類黃酮,使花朵和果實呈現五顏六色的花青素,就屬于黃酮類化合物。近年來由于山楂的花青素的生理活性被發現,其藥用價值引起廣泛關注。山楂提取物具有增加冠狀動脈流量、降低膽固醇、鎮定中樞神經的作用。
黃酮類化合物已被認定具有下列生理功能:
(1)調節毛細血管的脆性和透性,保護心血管系統;
(2)抑制脂質過氧化過程,降低血脂和膽固醇;
(3)清除自由基,抑制癌細胞生長,對抗致癌促癌因子;
(4)類雌激素作用,由于東方人食物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東方人乳腺癌、結腸癌和大腸癌的患病率遠遠低于西方人;
(5)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有療效,具保肝護肝作用。
動物不能合成黃酮類化合物,不少植物是黃酮類化合物的食物來源,如菜花、西紅柿、厚皮甜瓜、柑橘、檸檬、葡萄、洋蔥、杏、李、茶、咖啡、可可等。
2、什么是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種含硫氨基酸,屬于條件性必需氨基酸,即在嚴重的應激狀態下,如創傷、感染或某些疾病情況下,機體對此類氨基酸因需要量劇增,一些本來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此時也會缺乏。牛磺酸就是這種氨基酸。雖然它不能與其他氨基酸合成蛋白質,但卻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牛磺酸能促進嬰幼兒腦組織發育,提高神經傳導和視覺功能 ;牛磺酸對膽固醇代謝起積極作用,它在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時,卻能保持高密度脂蛋白,對于預防動脈硬化起重要作用;牛磺酸可以促進膽汁分泌,能改善脂肪的吸收,預防膽固醇性結石;牛磺酸能抑制交感神經,具鎮靜作用,使血壓下降;牛磺酸能改善內分泌狀態,增強人體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剛出生的嬰兒不能合成牛磺酸,必須從母乳中攝取。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為牛乳的25倍,所以用牛乳喂養取代母乳喂養時,必須補充牛磺酸,否則對嬰兒的大腦發育、視覺機能、鈣的吸收以至整體生長發育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植物性食物不含牛磺酸,牛磺酸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如蛤蜊、牡蠣、魷魚等。牛磺酸是水溶性營養素,所以吃海鮮時不要棄湯。
3、什么是亞油酸
人體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脂肪酸,叫做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是必需脂肪酸。由于亞油酸能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備受重視。研究發現,這種多不飽和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膽固醇分解為膽酸,從而降低血液的膽固醇濃度,提高血管壁的彈性,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利。膽固醇必須與亞油酸結合后,才能在體內進行正常的運轉代謝。如果缺乏亞油酸,膽固醇就會與一些飽和脂肪酸結合,發生代謝障礙,在血管壁上沉積下來,逐步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為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要適當多攝取一些亞油酸。那么,在日常的食用油中,哪些油的亞油酸含量較高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列表如下,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