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物”
一提到“垃圾食物”,很多人直接會聯想到所有快餐店所賣的、號稱為外來食物的漢堡、薯條、炸雞、比薩、可樂等。其實,“垃圾食物”指的是只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他營養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求、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罐頭、醬菜中的鹽分常常會造成過多的鈉滯留體內而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傳統的小吃也有不少垃圾食物的存在,例如,在路邊常可以看到的蔥油餅、油餅,早餐常吃的油條、燒餅,或是許多人熬夜會吃的方便面,這些食品大多只含有油脂與面粉,能夠提供熱量,但不能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因此都可以算是“垃圾食物”。
汽水、可樂、巧克力、口香糖、糖果等,除提供糖分及熱量之外,沒有什么其他的營養價值。油炸薯條、洋芋片、各式的餅干等休閑零食,除了提供淀粉和油之外,也沒有太多營養成分在其中。
偶爾吃一些休閑零食或是速食也未嘗不可,但要懂得平衡一下自己身體所需的營養素與熱量,如果上一餐吃的食物含脂肪、熱量較高,下一餐就盡量選用水煮或是清蒸的方式烹調,并且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只要懂得均衡調配飲食,就不用擔心“垃圾食物”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