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要科學飲食
1、夏天飲食宜清淡
人體的各種活動,包括體內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都需要能量;人體保持體溫的恒定,也需要能量。這些能量從何而來?主要是由吃入的食物經消化吸收后,在體內經氧化而產生出來的熱量所提供。
在天氣熱時,體溫與外界環境溫度的差別小,體熱的散失少,所以維持體溫要消耗的食物較少。天氣熱時,流經體表的血液較多以利散熱,內臟(包括消化系統)所得的營養素及氧的供應比天冷時少,消化力相對弱化,因而不想吃油膩食物而想吃清淡的食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清淡”實質是強調少油脂,絕不是不沾葷腥。恰恰相反,由于夏季氣溫高,人體代謝速度加快,蛋白質消耗量大增,加之天氣炎熱使人體胃腸道活力變差,易使人食欲不振,攝食減少。此時若只注重蔬菜水果,而不及時補充蛋白質,會導致體質大幅下降,為各種病菌的入侵創造機會。因此,夏季蛋白質每日攝入量在70克左右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為魚、蝦、瘦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優質蛋白質。
2、夏季宜多吃的蔬菜
夏日酷熱潮濕,各種疾病易乘虛而入,多吃下列四類蔬菜,對人體健康大有好處。
※含水量多的瓜類蔬菜 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比其他季節要多,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冬瓜含水量居眾菜之冠,高達96%,其次是黃瓜、絲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這就是說,吃了500克的瓜菜,就等于喝了450毫升的水。另外,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清熱去濕的涼性蔬菜 夏季對人體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暑濕之毒。暑濕侵入人體后會導致毛孔張開,出汗過多,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食物消化不良。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夏季上市的涼性蔬菜有苦瓜、絲瓜、黃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等。
※瀉火敗毒的苦味蔬菜 科學研究發現,苦味食物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現代營養學家認為,苦味食品可促進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酸濃度,從而增加食欲。常見的苦味蔬菜有苦瓜、苦菜、蒲公英、荷葉等。
※抗炎殺菌的蔬菜 夏季氣溫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很多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這時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香蔥、青蒜、蒜苗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近年研究發現,大蒜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大蒜素。由于大蒜中的蒜酶遇熱會失去活性,為了充分發揮大蒜的殺菌防病功能,最好生食。
3、多喝防暑降溫粥
※綠豆粥 綠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消腫的功效。粳米與綠豆共煮,其祛暑消煩、生津止渴及解毒效果更好。
※銀花粥 銀花性味甘寒、氣味清香。用銀花30克加水煎后取濃汁約150毫升,再用粳米50克,加水300毫升煮成稀粥,分早晚兩次溫服,可預防和治療中暑。且對于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高血壓、冠心病等有效。
※薄荷粥 先取新鮮薄荷30克,或干薄荷15克,煎湯取汁備用。再取100克大米煮成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薄荷湯及適量冰糖,煮沸一會兒即可。此粥具有清熱解暑、疏風散熱、清利咽喉的功效。薄荷性味辛涼,氣味清香爽口。
※蓮子粥 蓮子有清心除煩、健脾止瀉的作用。用蓮子、粳米同煮成蓮子粥,對暑熱心煩不眠有治療作用。
※荷葉粥 取新鮮荷葉一片,洗凈切碎,放入紗布袋中水煎,取濃汁150毫升,加入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天早晚各食一次。荷葉氣香微澀,有清熱解暑、消煩止渴、降低血壓和減肥等功效,與粳米、冰糖煮粥香甜爽口,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藥。
※藿香粥 藿香15克(鮮品加倍),加水180毫升,煎煮2~3分鐘,過濾去渣;粳米50克淘洗干凈,熬粥,將熟時加入藿香汁再煮2~3分鐘即可。每日溫食3次。藿香味辛性溫,是夏令常用藥,對中暑高熱、消化不良、感冒、胸悶、吐瀉等病癥有理想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