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揀蔬菜
蔬菜買到家里以后,就要進行分揀。分揀的主要目的是把可食部分與不可食部分區分開來,即可以吃的留下來,不能吃的丟棄掉。這句話說起來輕巧,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并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必須事先做好相關的知識準備。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卷心菜的葉球是由合抱的淡黃色的葉片組成的。當把一張張的葉片剝下時,有時會發現在許多葉片的邊緣有一條寬約1厘米的葉肉干枯了。菜農管它叫“金鑲邊”。這是一種由于缺乏鈣元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不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傳染性病害),它對吃口的影響僅限于病斑部分。因此,只要把葉緣的干枯部分剪去,其他完好部分仍可照常放心食用。不要看到這種枯斑就誤認為不可食用而將整個葉球全部丟掉。卷心菜葉球的外葉、青菜心葉外面的葉片,其營養價值都比葉球和心葉要高得多,只要葉片完好無病斑,都應食用,不必丟掉。
大白菜(黃芽菜)的葉球與卷心菜的結構相似,當剝下葉片時,有時會發現葉片上布滿灰黑色斑點,菜農管它叫“灰心”。這是由病毒侵害形成的病毒病。病毒侵害的葉片,吃起來苦味很重,因而不可食用。所以在分揀大白菜時,發現“灰心”的要堅決丟掉,不可再去烹調,以免造成更大的浪費。同理,蘿卜切開時發現“灰心”,也不能吃。
西紅柿有時會碰到“熱肩”的或“青肩”的。“熱肩”是指在果柄周圍果肩處有白色干枯的斑塊。這是由太陽光直接照射引起的果肉因灼傷而壞死的結果。這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只要把枯斑切去,其余部分仍可照常食用。還有一種情況,西紅柿果實大部分都是紅色,唯有果柄周圍即果肩處是青的,叫做“青肩”。“青肩”處果肉為綠色,其中含有龍葵堿,有毒性,應切去丟棄,紅色部分則可照常食用。
萵筍總是帶著葉子(大部分為嫩葉)上市的,這樣有利于筍的保鮮。一般市民都是剝掉葉子,只吃筍。其實,從營養價值看,葉比筍要高得多。據營養素測定,葉與筍比,蛋白質高40%,脂肪高1倍,膳食纖維高33%,胡蘿卜素多83%,維生素B1多2倍,維生素C多2倍,維生素E多68%。可見,把萵筍的嫩葉丟掉實在可惜。
南瓜皮、山芋皮是營養集中的地方,應當洗凈燒熟食用,不要削去。因為,南瓜皮淀粉含量高,山芋皮蛋白質含量高,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還是不丟棄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