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可以解毒,菜豆、鮮黃花菜、發芽馬鈴薯如何去毒
1、 哪些食物可以解毒
※白蘿卜 其味甘辛,如與紅糖適量合并煎取汁,分次飲用,具有保肝排毒等功能。
※白菜 取白菜1500克,用水洗凈,搗爛取汁,加少量溶化了的紅糖調味,當做飲料頻頻飲用,可減輕對肝臟功能的損害,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雞蛋清 一旦誤服了含鉛或含汞等重金屬的農藥,在不能得到及時的醫療救治時,可取數個雞蛋中的蛋清飲用。因為雞蛋清中含大量蛋白質,可與重金屬結合發生凝固變性,減少身體對重金屬的吸收。
※動物血 從事粉塵作業的人,經常食用豬血,可消除粉塵對肺臟的危害。常食動物血還可幫助體內排出砷,消除砷中毒的危險。
※冬瓜 性味甘寒無毒。將鮮冬瓜削去皮,用冷水洗凈,搗取冬瓜汁后頻頻飲用,能促進毒素的排出。
※胡蘿卜 由于胡蘿卜素能轉化為維生素A,且胡蘿卜中含有果膠。果膠可與汞結合,能有效地降低血中汞離子的濃度,所以從事接觸汞作業的人員,常食胡蘿卜有助于預防汞中毒。
※綠豆 是較好的傳統解毒食品。有清熱解毒、止渴利尿、消腫下氣等功能。用綠豆10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取藥液1000~1500毫升,晾涼后飲用,可解輕度的藥物、食物中毒。
2、菜豆如何去毒
菜豆又稱四季豆、刀豆、蕓豆,食用時如果燒煮時間不夠,就有可能引起中毒,出現吐瀉和出血性腸炎等癥狀。菜豆中毒系由皂甙引起。皂甙對消化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可引起局部充血腫脹及出血性炎癥。皂甙還能破壞紅細胞,引起溶血癥狀。菜豆中含有的另一種有毒物質為血球凝集素,主要含于豆粒中,具有凝血作用。
菜豆所含毒素經高溫烹調后可被破壞。故宜先將菜豆放在開水中焯數分鐘,撈出后再烹調食用。燒煮則要燒熟煮透,直至菜豆的青綠色消失,吃時應無生豆腥味和苦硬感。若食用涼拌菜豆,要先切成絲,放在開水中焯10分鐘以上,然后再調味食用。
3、鮮黃花菜如何去毒
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當它進入人體被氧化后,會迅速氧化生成二秋水仙堿,這種物質對人的胃腸道、泌尿系統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中毒,出現頭昏、惡心、嘔吐、口渴、喉干、腹瀉等癥狀。解毒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在炒鮮黃花菜前先用開水把菜焯一下,然后再把它放于冷水中浸泡2小時(中間換水一次),即可供食用。因為秋水仙堿具有易溶于水的特性,浸泡可將大部分秋水仙堿除去。
二是用鮮黃花菜做湯時,湯水要足,湯燒開后還應再煮15分鐘左右,使之燒熟煮透,因高溫可破壞秋水仙堿。若將鮮黃花菜經蒸煮后晾干成為干制品,再水發烹調,食用就無毒了。
如果對去毒方法沒有把握,最好不要食用鮮黃花菜。
4、發芽馬鈴薯如何去毒
馬鈴薯又名土豆、山藥蛋。食用發芽的馬鈴薯會中毒,這與其所含的龍葵堿有關。在質量好的馬鈴薯里,龍葵堿含量較少,每100克馬鈴薯中僅有龍葵堿15毫克左右,陽光曝曬后可增加到30~40毫克。如果發了芽,則芽越長龍葵堿含量越多,高的時候每100克馬鈴薯中龍葵堿含量可達500毫克。
人食入過多龍葵堿便會中毒,并在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病。表現為咽喉部發癢,上腹部燒灼樣疼痛,并伴有嘔吐、腹瀉;中毒嚴重者體溫升高,頭痛頭暈,煩躁不安,甚至意識喪失,瞳孔散大,全身抽搐,并可發生呼吸性麻痹。
為了預防馬鈴薯中毒,在選購馬鈴薯時不要買表皮變綠、變紫或發芽的;貯存馬鈴薯時要放在干燥、陰涼處,避免陽光照射。
龍葵堿可溶于水,遇醋酸易分解,高熱、煮熟亦能解除其毒性。因此,食用馬鈴薯要去皮,并將有芽和芽眼周圍的皮層挖干凈,再放入水中浸泡30~60分鐘,使殘余龍葵堿溶于水中,倒掉浸泡水,然后才可燒熟煮透供食用;由于龍葵堿遇醋酸時能被分解,故在烹調時可適量加些食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