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訊 近年來,市南區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以居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確立了以“社區服務項目化、社區管理網格化、社區民主規范化、基礎設施標準化,全面加強黨對社區建設的領導”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管理服務新模式,并以此為目標,大力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社區服務,促進基層民主,積極構建和諧社區。
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市南區利用街道合署辦公和社區規模調整的時機,通過騰出、整合、購買、置換等多種途徑,較好地解決了辦公用房問題。目前,全區街道辦公和服務面積都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其中60%用于為居民服務。在81個社區居委會中,辦公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上的已超過50%。區政府為街道和社區配發了242輛電動自行車,改善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辦公條件。同時,市南區重點實施了“背街小巷”整治、“平改坡”、“洗臉戴帽”、庭院綠化等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改善了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
努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市南區重新調整了社區服務公開電話網絡,實現了區、街兩級電話及電腦的聯網,提供家政、醫療、保姆、鐘點工等便民利民服務。目前各服務機構能夠提供200余項各類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同時,根據老齡化加劇的實際,他們大力開展社區養老,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新途徑,提出了以獨居、困難老人為服務重點、以“機構養老、社區照料、義工援助、鄰里互助、親情慰藉、協會維權”為內容的“六位一體”養老模式。目前,該區已建立了9處社區養老服務站,并通過愛心敲門、上門服務、日間照料等方式為老人提供免費或優惠服務。此外,市南區還采取措施,通過構筑“一刻鐘社區衛生服務圈”、“一刻鐘社區放心購物圈”、搭建“愛心助學橋”等活動,破解困擾群眾的看病難、購物難、上學難等問題。
創新社情民意暢通渠道,夯實社區基層民主基礎。市南區近年來通過積極完善社區聽證、議事制度,開展民意訪談、“民主日”、社區“三評”,認真組織開展入戶訪談、問卷調查等活動,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他們建立了社情民意調查網絡系統,依托網絡科技平臺,建立了基于網絡、電話調查和計算機統計分析的民意調查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方便、快捷、準確、全面地了解公眾的意愿,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建立了領導干部社區對話制度,大力推行“社區對話”,重點圍繞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定期與社區居民代表進行面對面的對話,著力解決基層的突出問題和居民的實際困難。他們還積極組織社區單位與居民結對子、干部與群眾交朋友、黨員到困難戶走“親戚”,加強與群眾的情感交流,理順居民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