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催動“藍色崛起”——過去五年青島整體經濟實力實現跨越發展
龍年新春伊始,我們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青島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龍年,預示著新的騰飛。這次大會將為青島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奠定堅實的基礎。
市第十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里,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積極應對挑戰,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全市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民生事業持續發展,城鄉面貌明顯改善,文化事業、生態文明及黨的建設不斷向前推進……
回顧過去的五年,既是總結,更是激勵和鞭策,五年的磨礪彌足珍貴。從今日起,本報將推出迎接市十一次黨代會系列報道,與廣大讀者一道回顧輝煌的五年,展望美好的未來。
過往五年,青島經濟的大轉型時段。
2008年大肆蔓延的金融危機,將世界經濟拖入深刻動蕩之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置身低迷黯淡的經濟環境,我市加速駛入轉型年代——
重點企業、高端項目帶動傳統產業全面升級,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成功突破萬億元大關;傾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著力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縣域經濟邁上新水平,民營經濟取得新發展,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之路漸行漸遠……
最為關鍵的是,我市全面啟動藍色經濟區建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龍頭,努力推進藍色硅谷、西海岸經濟新區、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等重大戰略實施,贏得了博大的產業布局空間、區域發展空間和體制機制創新空間。
大轉型,催動青島“藍色崛起”。
面對危機全力轉型升級
“近五年來,特別是空前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市堅決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各種嚴峻挑戰,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全市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笔邪l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2007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青島科學分析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全力促動轉型升級,主要經濟指標躍上新臺階,全市生產總值先后邁上 4000億、5000億、6000億元三個臺階,達到6500億元,人均超過1.1萬美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倍,達到566億元。
自2009年開始,我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截至目前,藍色硅谷、西海岸經濟新區等重要戰略規劃編制完成,總投資335億元的5個藍色經濟重大項目進展順利,100億元規模的藍色基金成功設立并進入實質性運作,總投資近6000億元的第一批260個項目儲備庫初步形成。
“藍色之翼”鼓動全市海洋產業加快發展,2010年,全市海洋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2011年,全市海洋產業增加值預計達到660億元,增速達到20%,415家涉海重點企業預計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0億元。
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大關
在過去五年里,我市一批重大項目相繼竣工投產,一批關鍵技術陸續取得突破,以家電電子、汽車機車、石化化工、船舶海工為主導,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為基礎的七大產業集群迅速崛起。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在突破萬億大關的過程中,我市對工業結構進行全局性、戰略性調整,經濟總量連續翻番,規模優勢逐漸顯現,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工業結構得到全面優化?!笔薪浶盼嘘P負責人表示。
五年來,我市定向引進大批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大、經濟效益好的高端產業和關鍵技術項目。同時,迎難而上推進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截至去年底,已累計啟動搬遷改造72戶,計劃總投資243億元,新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將達822億元,是搬遷前的2倍。
隨著調整速率的加快,我市工業布局由城區向市郊轉移集聚。截至去年底,即墨汽車及零部件、董家口重化工等六大功能區規劃面積由三年前的97平方公里擴至196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達62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46億元,六大功能區均已具備項目投產運行條件,2011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引擎
“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的產業,在城市轉型升級中的作用不可限量。近年來,我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全力選擇和發展新興產業,使這一產業成為我市增強發展后勁的新引擎。”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說。
截至去年底,在我市重點推進的15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中,已有128個開工建設,一批帶動力強的新興產業大項目紛紛落戶青島。
在此過程中,我市圍繞藍色經濟區和高端產業集聚區建設,科學布局新興產業,西海岸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綜合競爭力顯著提高,高新區北部園區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日趨完善,中德生態園項目順利啟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據預計,2011年,我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總產值超過2200億元,實現增加值約550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5%。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預計全年產值突破1370億元,占新興產業總產值的60%以上。
努力打造現代服務業之都
在過去五年里,我市不僅全面提升“制造業名城”的品質,還努力打造現代服務業之都,著力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007年以來,我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占生產總值比重由 44.1%提高到 46.4%。2009年,青島服務業總量和比重雙雙超過工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笔邪l改委一位負責人介紹。到2011年,全市過億元服務業企業已達647家,其中11家企業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服務業企業成為占據我市半壁江山的市場主體。
五年來,我市在金融、物流、旅游、信息、文化等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改革均取得重要突破。高新區“新三板”股改掛牌程序啟動,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甩掛滾裝航線開通,外國籍干線船舶中轉業務獲準開展。同時,我市還成為國家現代服務業創新示范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國家級版權示范城市、國內首個韓元掛牌交易試點城市。
截至去年底,我市已擁有6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12個市級集聚區、24個 “十二五”重點建設集聚區。2011年,這些集聚區累計吸納就業30萬人,實現稅收100億元以上。
藍色硅谷引領“藍色崛起”
2011年,我市抓住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有利時機,依托自身海洋科研優勢,適時提出藍色硅谷戰略,實施“一區一帶一園”的總體布局,傾力打造中國藍色硅谷,成為引領我市“藍色崛起”、加快轉型升級的創新之核。
“按照藍色硅谷戰略,我市將努力成為海洋科技的研發中心、科研人才的集聚中心,成為海洋科研成果的孵化區、產業發展的聚集區。去年以來該戰略全面實施后,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展現出強大動力?!笔邪l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去年底,我市國家海洋科學與技術實驗室一期工程基本完工,生物醫藥中試平臺建成投入使用,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下水,深潛基地即將開工建設,與中科院簽署能源過程研究所二期、聲學所、軟件所青島研發基地共建協議;中國海洋大學“四方”三期共建、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共建協議正式簽署。
與此同時,我市著力打造的海洋科研成果孵化區和產業化基地——國內新興的海洋新藥及海洋生化制品研發和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海藻加工生產基地、國內重要的艦船涂料及功能材料科研生產基地等快速形成?!八{色硅谷戰略這一創新內核的加速裂變,促使大批高端、高質的涉藍項目快速推進,全市轉型升級的步履驟然加快。”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說。